萨尔图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市辖区,位于大庆市东北部,总面积548平方千米 。它是大庆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大庆市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交通和通讯中心 。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萨尔图区历史悠久,新石器前期,这里位于昂昂溪文化广布的松嫩平原中部。唐虞及三代(夏、商、周)属肃慎、秽貊之地,秦、西汉时期,属秽貊之地,东汉、三国时期,属北夫余,两晋时期,属夫余,后魏北齐时期,属勿吉北境,隋唐时期,属靺鞨黑水部。辽代,属东京道长春州,金代属上京路肇州,元代,属斡赤斤分地,一说属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封地,明代,属奴儿干都司朵颜卫。
清代时,萨尔图区属内蒙哲里木盟杜尔伯特旗固山贝子游牧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东清铁路破土动工,光绪二十九年全线竣工通车,自此东清铁路沿线地区被沙俄帝国称为“中东铁路附属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2月,设安达厅,萨尔图改为安达厅第二区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一月二十三日,安达厅改为安达县,属黑龙江省公署,萨尔图改为安达县西乡管辖。民国三年(1914年)八月,黑龙江省下设三道,安达县属龙江道,萨尔图仍归安达县所属。民国六年(1917年),萨尔图火车站和所属街道归东省特别区管辖。
伪满康德元年(1934年)十一月一日,萨尔图站及街道隶属北满特别区管辖。伪满康德三年(1936年)一月,撤销北满特别区,萨尔图为安达县第七区。伪满康德四年(1937年),原七区改为兴仁村,属安达县第二区管辖。
1946年3月,萨尔图解放,改为安达县第三区。1958年1月,安达县乡镇合并,将三新乡并入三发乡。同年九月上旬将萨尔图镇、三发乡与红色草原牧场合并为红色草原人民公社。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安达县,建立安达市。1960年12月7日,黑龙江省人委决定撤销红色草原人民公社,成立安达市萨尔图区。1965年,取消萨尔图区的建置,成立安达特区。1969年3月,正式成立红旗镇。1978年四月,正式成立大庆萨尔图区。1980年4月,成立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
萨尔图区下辖11个街道,分别是北辰街道、登峰街道、东安街道、东风街道、富强街道、格林街道、会战街道、火炬街道、绿园街道、萨尔图街道、铁人街道 。各街道承担着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能,共同推动着萨尔图区的发展与进步。
必游景点
-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这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弘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的核心圣地。馆内通过丰富的展品、场景复原和多媒体展示等手段,生动展现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事迹和大庆石油会战的光辉历史。
- 大庆博物馆:馆内藏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和历史文物,其中猛犸象化石是镇馆之宝。博物馆全方位讲述着东北古生物的历史,巨大的古生物骨架群陈列其中,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让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东北地区的古生物演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