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胡路区是黑龙江省大庆市的一个市辖区,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大庆市区西北部,东与萨尔图区相连,南与红岗区、大同区毗邻,西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北与林甸县接壤,总面积为1394平方千米 。
行政区划
让胡路区下辖1个建制镇、8个村级组织、24个自然屯,有11个街道、106个社区和3个国有牧场,镇政府驻让胡路区西槐路61号 。其中,喇嘛甸镇是让胡路区唯一的镇。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属俄族界,由沙俄设置的警察机构管辖,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属安达,民国时期曾先后隶属于林甸、安达、泰康、萨尔圈,文革时期曾更名为庆寨公社,1985年9月改为喇嘛甸镇,划为让胡路管辖,沿用至今。镇内有黑龙江石油化工厂等企业,其生活配套设施曾经非常健全,有幼儿园、医院、小学、中学、商店、电影院和招待所等。
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让胡路区原名“压葫芦泡”,1918年形成聚落时,以附近一水泡形似“压葫芦”得名,后演化为“让胡路”,1954年齐铁让湖路工区刻制公章时使用“让胡路”名称沿用至今 。原分属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安达县,1959年1月全部划归安达县管辖,隶属红色草原人民公社,1960年底,划归萨尔图区,改隶安达市管辖,1962年6月,设置让胡路公社,1965年设置让胡路镇(县级),仍隶安达市(即安达特区)管辖,1974年7月2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改设让胡路区,1978年1月撤销,1980年3月,恢复让胡路区建制,隶属大庆市管辖,1992年成为大庆市管辖的市辖区。
让胡路区的文化以石油文化为核心,这里是大庆油田开发的重要区域,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孕育了独特的石油文化,体现了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区内有许多与石油相关的文化元素和场所,如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等,成为传承和弘扬石油文化的重要载体。
历史人物
让胡路区的历史人物中,闫财是较为突出的一位。他曾是大庆钻探钻井一公司机修厂的员工,早年与铁人王进喜并肩作战过。退休后,他投身公益事业,成为创业城街道离退休干部职工第六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老年大学校长、“圆梦爱心之家”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和圆梦艺术团团长。他开展公益捐赠,调解邻里纠纷和赡养纠纷,关爱老人,还以亲身经历为蓝本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必游景点
-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位于让胡路区中原路2号,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4A级旅游景点。纪念馆的建筑外形为工人二字组合,象征着这是一座工人纪念馆,主体建筑高度47米,建筑顶部为钻头造型,正门台阶共47级,寓意铁人47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馆内展示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事迹及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有雕塑崛起、奋进等错落有致地矗立于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