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未散,晨光初现。宫中已悄然换了风向。
昨日那场对峙之后,马皇后虽仍端坐凤位,但后宫的气流已然生变。她布下的棋子——那位嫔妃,在我面前低头认罪,成了揭发阴谋的关键证人。消息传开不过两日,便如春雷滚过沉寂的宫廷,让那些原本依附于马皇后的势力开始动摇。
而我,并未停手。
既然已经撕开了这道口子,就绝不能让它再合上。朝堂之上,朱元璋依旧沉默寡言,却在不经意间对我投来更深的目光。他没有明说支持谁,但那份沉默本身,便是最大的默许。
我深知,若要彻底稳固地位,单靠扳倒几个敌人远远不够。后宫之中,纷争从未真正停止过。如今马皇后势弱,其余嫔妃便如嗅到腥味的猫儿,各自蠢蠢欲动,暗中较量,甚至不惜挑起事端,只为在皇帝心中博得一丝关注。
我决定出手。
先是以“整顿后宫秩序”为由,召集各宫嫔妃齐聚一堂。小贵子连夜传话,语气强硬:“娘娘有令,凡属后宫者,皆须出席,违者以不敬论处。”
成穆贵妃与李淑妃也应我之邀前来压阵。她们虽不涉政事,但在宫中德高望重,足以震慑那些心怀异志之人。
次日午后,御花园东侧的昭和殿内,众嫔妃陆续到场。有人面色惶然,有人强作镇定,更有几人目光闪烁,似在彼此交换信息。
我端坐主位,身着素雅宫装,神情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近日后宫纷扰不断,本宫听闻多有争执,言语冲突乃至私斗之事屡见不鲜。”我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皇上最重后宫和睦,尔等身为妃嫔,理当以身作则,而非互相倾轧、扰乱宫规。”
众人低头不语,唯有几位平日里嚣张惯了的嫔妃皱眉不服。
“娘娘说得轻巧。”终于,一位姓宋的嫔妃忍不住出声,“可宫中赏赐不均,礼制不明,自然人心浮动。若非如此,何至于争?”
我微微一笑,目光扫过她:“你说得不错,赏赐不均确实易生嫌隙。但你可知,为何会有此现象?”
她一愣,一时语塞。
“因有人刻意挑拨离间。”我继续道,“有人故意将恩赏夸大其词,制造矛盾;有人私下结党,妄图操控局势。这些行为,不仅违背宫规,更是在挑战皇权。”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骤然紧绷。
我抬手示意小英上前,她捧着一本册子,正是这几日收集的证据汇总。我翻开其中一页,点名道:“孙嫔,三日前你在御膳房门前与王嫔发生口角,原因竟是误信传言,以为王嫔得了新贡的珠钗。可实际上,那珠钗是皇后娘娘赏予她的旧物。”
孙嫔脸色骤变,连连摇头:“我……我不是有意……”
“还有赵婕妤。”我接着道,“你近来频频出入尚仪局,说是为求礼仪指点,实则是借机打听其他嫔妃的动向。你可知,这种窥探之举,极易引起误会,甚至引发更大的冲突?”
赵婕妤低下头,不敢回应。
我环视全场,语气放缓:“你们或许不知,这些争执的背后,早有别有用心之人推波助澜。他们不愿后宫安定,只盼混乱四起,好从中取利。”
这话落地,不少人神色微变。
“今日召集诸位,不是为了问责,而是为了理清真相,恢复秩序。”我站起身,走到殿中,“从今往后,所有赏赐、礼制皆由我亲自核定,若有异议,可当场提出,不得私下议论、煽动是非。”
我顿了顿,加重语气:“若有再犯者,必按宫规严惩不贷。”
众人齐齐行礼,口中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