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穿越大明宫,成重八最宠皇妃 > 第152章 朝堂赞誉,声望再升

第152章 朝堂赞誉,声望再升(1 / 2)

天刚蒙蒙亮,京城街道还萦绕着一层薄雾,宫门前却已是一片嘈杂。信使骑着马疾驰而入,衣衫被汗水湿透,马蹄溅起的泥点沾满了袍角。他翻身下马,踉跄了几步,将一封密封的战报递到兵部官员手中。

“北境大捷!敌军溃败,明军收复失地!”信使声音嘶哑,却难掩激动之情。

消息如疾风般迅速传开,朝臣们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则皱着眉头陷入沉思。这封战报不仅意味着一场战役的胜利,更代表着一位女子的智谋得到了真正的验证。

辰时初刻,早朝开始。朱元璋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群臣列班站定,气氛庄严肃穆。陈矩手持奏折,缓步出列,朗声道:“陛下,北境战事已平,敌军大败,全赖娘娘所献良策。”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几位老臣面露迟疑之色,低声交谈着。他们虽知晓娘娘屡次建功,但由女子主导军机大事,终究有违祖制。然而,更多的大臣则露出敬服的神情,尤其是徐达等将领,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娘娘此举,实乃奇谋。”徐达上前一步,拱手说道,“敌军势大,若非娘娘洞察地形,设伏于北岭,引水灌敌,恐怕我军难以速胜。”

刘伯温也微微颔首,抚须说道:“此计与古之名将霍去病夜渡黄河、断敌粮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娘娘之才,堪比古人。”

朱元璋听着众臣的议论,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神色。他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此事已然确凿。娘娘以女子之身,助朕安定边疆,何罪之有?反倒应予嘉奖。”

话音落下,朝堂上再无人敢质疑。那些原本心存偏见的大臣,也不得不承认事实摆在眼前,无法否认娘娘的功劳。

就在此时,一名小宦官匆匆跑进大殿,双手捧着一卷文书,跪地禀报道:“启禀陛下,这是从北境送回的详细战报,请陛下御览。”

朱元璋接过战报,仔细翻阅,脸色逐渐变得凝重又欣慰。片刻后,他抬头看向殿下众人,沉声道:“此战,明军伤亡极轻,敌军死伤过半,余者四散奔逃。娘娘之策,可谓滴水不漏。”

群臣再次躬身行礼,齐声高呼:“娘娘英明!”

这一刻,她终于赢得了整个朝廷的认可。

朝会结束后,文武百官纷纷向她致意。李善长特意走到她面前,拱手道:“娘娘此番谋划,堪称国士无双。老夫虽年迈,却愿为娘娘执笔书史,让后人知晓今日之功。”

她微微一笑,回礼道:“李大人谬赞了,臣妾不过略尽绵力,真正的功劳仍属将士们浴血奋战。”

李善长点点头,忽然咳嗽了几声,面色微白,似乎身体欠佳。她心中一动,正欲询问,却被另一名大臣打断了话题。

“娘娘,陛下有意召您入宫议事,不知可否即刻前往?”那大臣恭敬地问道。

她点头答应,随即步入皇宫深处。

乾清宫内,朱元璋正端坐案前,手中拿着那份战报,眉头舒展。见她到来,他抬眼笑道:“你这一战,可是彻底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她微微一笑:“陛下说得是,只是臣妾心中尚有一事未解。”

“哦?说来听听。”

“王振虽已被处决,但敌军为何如此迅速地再度集结?背后是否另有势力推动?”她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深思。

朱元璋闻言,神情也严肃起来:“你的意思是……还有人在暗中支持北境叛军?”

“正是。”她点头,“王振虽死,但他生前结交之人未必尽数落网。若不彻查,恐再生祸乱。”

朱元璋沉吟片刻,终是点头:“好,此事便交由你继续追查。朕信你。”

她躬身谢恩,退出宫殿。

回到寝宫后,她立刻召集陈矩与小英,布置下一步行动。

“陈矩,你去联络锦衣卫,彻查王振生前所有往来之人,尤其是那些曾在北境活动过的可疑人物。”她吩咐道。

“是。”陈矩领命而去。

“小英,你整理所有关于北境叛军的情报,尤其是最近几个月内的兵力调动情况。”她又转向小英,“若有异常之处,立即汇报。”

小英点头应下,快步离去。

她独自坐在案前,翻看最新的战报,目光落在一处细节上——敌军撤退时,曾留下大量未曾使用的火器。

“这些武器……不像是北境部落能自行制造的。”她低声自语,心中隐隐升起一丝不安。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关于她的赞誉仍在持续发酵。许多原本对她持观望态度的大臣,如今也纷纷改口,称她为“巾帼奇才”。

数日后,朱元璋亲自下旨,赐她一座府邸,并加封为“辅政贵妃”,允许她在必要时参与政务。此举震动朝野,标志着她正式成为朝廷决策层的一员。

然而,在这荣耀的背后,她并未放松警惕。她知道,真正的敌人,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

夜深人静,她站在窗前,望着满天星斗,心中思绪万千。北境战事虽已平息,但她清楚,这场较量远未结束。

“娘娘,外头来了个陌生人,说是奉命送来一封密信。”小英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她回头,眼神微冷:“让他进来。”

片刻后,一个身穿黑袍的男子被带入房中,他低垂着头,双手递上一封信件。

“娘娘请看,这是北境的一位旧识托我带来的。”

她接过信,拆开一看,瞳孔猛然收缩。

信上只有一句话:

“王振未死。”

她猛地抬头,盯着那人:“你是谁?”

男子微微一笑,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陌生却又熟悉的面孔。

她心头一震,手指紧紧攥住信纸。

窗外,寒风呼啸,仿佛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一边暗中调查王振未死之事,一边继续关注北境的局势。陈矩和小英日夜奔波,带回的消息却让她越发忧心。

王振生前结交的那些人,有不少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而北境那边,虽然表面上恢复了平静,但暗地里却似乎有一股势力在蠢蠢欲动。

“娘娘,我查到了一些关于王振未死的线索。”陈矩匆匆赶来,神色凝重。

她放下手中的茶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有传言说,王振在临死前,被一个神秘的组织救走了。这个组织势力庞大,在朝中和江湖上都有不少眼线。”陈矩说道。

她眉头紧锁:“神秘组织?你可有查到这个组织的底细?”

陈矩摇摇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与北境叛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她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这个神秘组织的出现,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她必须尽快查明真相,否则后患无穷。

“小英,你那边有什么进展?”她问道。

小英从怀里掏出一份情报,递给她:“娘娘,这是关于北境叛军最近兵力调动的情报。他们似乎在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发动进攻。”

她接过情报,仔细看了起来。情报显示,北境叛军在几个重要的关隘都增加了兵力,而且还在秘密训练一支精锐部队。

“看来,他们是不甘心失败,想要卷土重来啊。”她冷冷地说道。

“娘娘,我们该怎么办?”小英担忧地问道。

她沉思片刻,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陈矩,你继续追查神秘组织的事情,一定要找出他们的老巢。小英,你密切关注北境叛军的动向,一有消息立刻汇报。”

“是,娘娘。”陈矩和小英齐声应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一边处理朝廷政务,一边暗中布局。她与徐达等将领商议,制定了应对北境叛军的作战计划。同时,她还加强了京城的防御,以防不测。

然而,就在她忙碌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传来。朱元璋突然病倒了。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她措手不及。她立刻赶往乾清宫,只见朱元璋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气息微弱。

“陛下,您怎么样了?”她焦急地问道。

朱元璋微微睁开眼睛,看着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朕没事,只是最近有些累了。”

她心中一阵酸楚,说道:“陛下,您要保重身体啊。朝中的事情,臣妾会处理好的。”

朱元璋点点头:“朕相信你。只是,这朝中局势复杂,你要小心应对。”

她点头答应,心中却充满了担忧。朱元璋的病情,让朝廷的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那些原本对她心存不满的大臣,又开始蠢蠢欲动。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