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者的右手在空中画出三角符号后,握紧了腰间的通讯器。沈逸没有立刻启动下一轮干扰,而是将画面定格在那一瞬的动作回放上。他调出系统记录的三项核心指标:信号响应延迟、行为模式稳定性、协作意图强度。三项数值全部进入绿色区间。
“这个人,能进。”他说。
林悦靠上前,看着屏幕上缓缓滚动的操作日志。“他在断网期间尝试了七种不同的频道切换顺序,最后用技能冷却时间做计时基准,重新校准了联络节奏。”她顿了顿,“这不是训练出来的反应,是本能。”
陈宇站在投影边缘,双手插在战术背带里,目光扫过另外两份档案。“另一个在队友‘阵亡’模拟后,独自扛着虚拟伤员走了四十七米,直到系统判定任务终止。第三个,在风雪里背出了我们三年前一次内部行动的接头暗语——那内容从没公开过。”
沈逸点头。“说明有人认真研究过团队历史,不是随便报名的。”
三人围站于全息控制台前,光幕上并列显示着三位通过最终测试的新人角色模型与行为轨迹图。沈逸手指轻划,将每一段关键操作标记为永久存档。系统自动归类为“协同意识稳定型”样本,纳入未来筛选标准库。
“不是我们选人。”他声音不高,“是他们在风雪里证明了自己能接住信号。”
林悦轻敲确认键,三人账号正式接入内网权限池。身份验证令牌同步更新,旧批次失效。陈宇调出团队架构图,发现原本预留的三个预备位已被系统自动激活,状态由灰转亮。
沈逸关闭全局广播,仅开启小队加密频道。屏幕上浮现一行字:“欢迎加入‘夜启’行动组。”
没有鼓掌,没有欢呼。频道安静了几秒。
林悦轻声说:“这不是终点,是我们一起出发的起点。”
陈宇摘下耳机,声音比平时低了一度:“别以为过了测试就安全了——真正的风雪,还在后面。”
话音落下的同时,沈逸按下权限同步键。三名新人的终端界面自动刷新,团队共享技能树展开,物资库访问通道开启,紧急联络协议载入完成。他们现在可以查看过去七十二小时内所有非密级任务记录,也能在危机时刻直接呼叫任意一名核心成员。
他没有发放虚拟徽章或纪念道具,而是调出一段录音。正是昨日录制的那段视频结尾语:“……只在乎你摔了之后,有没有伸手的动作。”
音频播放完毕,频道内陆续传来回复:
【收到。】
【明白。】
【不会松手。】
简单的三个回应,却让林悦嘴角微微扬起。她快速检查了一遍新接入成员的通讯频段,确认无异常波动后,打开了情绪反馈追踪模块。系统开始记录他们的语言节奏、响应间隔和用词习惯,作为后续心理适配分析的基础。
沈逸调出团队职能分配面板。侦察小组目前缺编两人,辅助序列需要补充持续作战支援力量,而通讯枢纽一直依赖主控台单点运作,存在风险隐患。
他结合系统建议,做出分工安排:
“第一个,在断网后坚持用技能闪光传递坐标的,编入侦察小组,隶属林悦指挥,负责路径标记与环境预警;”
“第二个,在模拟阵亡状态下仍持续发送支援请求的,接入辅助序列,接受陈宇指导,重点培养战场应变能力;”
“第三个,在高压环境下保持信息输出稳定的,列为后备通讯枢纽,直连我的终端,参与明日晨间演练。”
指令下达的同时,三人各自终端弹出任务简报。不再是测试流程,而是真实的协同任务预演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