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捧杀与陷阱。先抬高“技术平台”的预期,一旦无法完成或结果有偏差,立刻就能扣上“夸大其词”、“脱离实际”的帽子,打击他们的威信,甚至质疑整个技术平台的可行性!同时,将“技术”与“扎实史料功底”对立起来,暗示他们根基浅薄。
这已不是学术讨论,而是赤裸裸的、精心设计的狙击!目标就是林阳和苏白薇立足未稳的根基和他们主导的技术平台项目!
周围的几位专家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投了过来。顾老眉头紧锁,显然也看出了李教授的用意,眼中带着担忧。谢老则从老花镜上方瞥了一眼,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不知是觉得题目太难,还是对李教授的行为不以为然。
压力如同实质的冰水,瞬间浇在两人身上。苏白薇的脸色微沉,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变得锐利。她知道这个问题的难度,凭现有的公开资料和常规技术手段,短期内几乎不可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精准答案。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阳身上。
林阳沉默着,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他拿起那份文件,目光快速扫过李教授指出的那几行模糊记载。签到系统赋予他的信息处理能力高速运转,瞬间调集起他前世在工业博物馆工作积累的庞杂知识碎片,以及签到系统扫描分析过的无数金属物品所蕴含的微观信息库。
曼彻斯特?克虏伯?十九世纪中后期……蒸汽动力……镗床……用于加工大型火炮炮管……技术参数……
无数信息碎片如同星辰般在脑海中闪烁、碰撞、重组、筛选!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早已被历史尘埃掩埋的庞然大物:巨大的铸铁床身,粗壮的蒸汽动力连杆,结构笨重但精度惊人的传动系统……
几秒钟的沉寂,如同几个世纪般漫长。
林阳放下文件,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李教授那带着审视和一丝得意笑意的眼睛,声音沉稳,没有丝毫迟疑:
“李教授,根据现有公开史料交叉比对,并结合相关技术史背景分析,江南制造总局于同治六年(1867年)首批引进的镗床设备,主体应为英国曼彻斯特Sharpe, Stewart & .(夏普·斯图尔特公司)制造的立式蒸汽动力炮管镗床,型号推测为该公司1860年代中期的‘Vul’(火神)系列基础型号。”
他语速平稳,吐字清晰,每一个名词都精准得如同教科书:
“该型号镗床,采用立式布局,铸铁整体床身,核心传动为二级齿轮减速箱配合大型飞轮,通过皮带驱动主轴。主轴转速范围约在15-40转\/分钟之间,可加工炮管口径范围在4英寸至8英寸(约102至203),最大镗削深度约10英尺(约3米)。动力由外置单缸卧式蒸汽机提供,功率约在20-25马力之间。”
林阳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直刺李教授刻意设置的陷阱核心:
“至于其与同时期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1867年,德国克虏伯公司已开始在其埃森工厂应用更先进的液压传动精密镗床(如基于法国工程师Fart专利的改进型),加工精度和效率远超蒸汽动力机械传动。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也已在纽卡斯尔工厂使用大型水压机配合精密导轨进行炮管加工。因此,江南制造总局引进的这批‘火神’镗床,在当时世界军用重工领域,技术定位属于……**已被主流先进兵工厂淘汰或用作辅助设备的二流水平**。其引进,更多是基于成本、运输和清廷采购官员认知局限的妥协产物,反映了当时我国在核心技术引进上的被动、滞后和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整个书房!
只有林阳那清晰、冷静、带着金属般质感的声音余韵,在堆积如山的书卷间回荡。
李教授脸上那圆融的笑容彻底僵住,如同劣质的石膏面具。他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桌面的文件上,滚了几圈,留下一条墨痕。他的眼睛瞪得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林阳,仿佛在看一个怪物!这怎么可能?!如此冷僻、细节到令人发指的技术参数和背景分析,绝非临时抱佛脚能编造出来的!这需要多么恐怖的知识储备和对全球工业技术史脉络的精准把握?!
顾老猛地一拍大腿,震得桌上的茶杯盖都跳了起来,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好!好小子!精确!太精确了!就是这个理儿!晚清买办误国!买回来的都是人家淘汰的破烂!还当宝贝!小林同志,你这知识底子,了不得!了不得啊!”他看向林阳的眼神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
谢老也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镜,老花镜片后的目光第一次带着认真的审视,重新打量着林阳,嘴角动了动,最终没说什么,但那股子固有的轻视,明显消散了许多。
其他专家更是面面相觑,震惊之情溢于言表。林阳的表现,彻底颠覆了他们对这个“搞技术”的年轻人的认知!这哪里是什么技术员?这分明是深藏不露的史学和技术史大家!
苏白薇看着林阳沉静的侧脸,心中翻涌着骄傲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她知道林阳展现出的知识有多惊人,也知道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自然将其归功于林阳的刻苦和天赋)。她适时开口,声音清越,如同冰泉击石,彻底钉死结论:
“林工的分析,与我在苏联列宁格勒技术档案馆查阅到的部分十九世纪英国出口设备记录碎片信息(这是她临时想到的合理依据)高度吻合。李教授,这个结论,应该足以支撑我们对晚清技术引进起点进行更客观、更清醒的定位了吧?技术平台在信息深度挖掘和历史背景交叉分析上的辅助价值,您觉得如何?”
李教授的脸色由僵硬转为一阵红一阵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他张了张嘴,喉咙里像堵了团棉花,一个字也吐不出来。精心设计的刁难,成了对方一战成名的垫脚石!他感受到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有震惊,有赞许,有玩味,更深处,是顾老那毫不掩饰的警告和审视!他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声音干涩:“呃……好,很好!林工……学识渊博,令人佩服!技术平台的潜力……确实巨大!我……我回去再消化消化……”他手忙脚乱地抓起掉落的钢笔和文件,几乎是落荒而逃,背影狼狈不堪。
书房里恢复了工作状态,但气氛已然不同。林阳和苏白薇用无可辩驳的实力,在强敌环伺的京城核心圈,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站稳了脚跟。
然而,林阳心中的警惕并未放松。就在李教授慌乱转身、手肘不小心带开他自己写字台中间抽屉一道缝隙的瞬间,林阳那远超常人的敏锐视觉,捕捉到了抽屉深处一闪而过的金属冷光!
那不是钢笔,也不是眼镜盒。
那是一个方方正正、有着金属旋钮和刻度盘、形制极其古旧、与这个书房氛围格格不入的东西的——**一角**!
像极了……老式无线电发报机的调谐面板?!
这个发现,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林阳刚刚因胜利而升腾的暖意,一股深沉的寒意从脊椎骨猛地窜起!李教授……周文彬……那无声的电波……京城的水,果然深不见底!真正的敌人,远比他想象的更近,也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