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西山基地医疗室的窗帘洒进来时,林阳已经醒了。他轻轻活动着手腕,感受着体内逐渐恢复的力量。脑海中,系统界面清晰可见:
【超时空交易系统】
【今日交易次数:1\/1】
【物品搜索次数:3\/3】
【影响力:0.2%】
门外传来脚步声,苏白薇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推门而入。
\"你醒得真早。\"她将粥放在床头柜上,\"秦老昨晚走时特意交代,让你多休息几天。\"
林阳摇摇头,掀开被子下床:\"没时间休息了。系统每天都有交易机会,浪费一天就少一次改变国家的机会。\"
苏白薇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至少先把粥喝了。秦老安排十点开会,讨论'星火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林阳三两口喝完粥,拿起床头的军绿色外套:\"走,我们先去仓库看看昨天交易的机床部件。\"
西山基地地下三层,代号\"星火\"的特别仓库内,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正围着那些来自1985年苏联的机床部件,如同朝圣般小心翼翼地检测着每一个零件。
\"不可思议...这齿轮的加工精度...\"一位戴着厚镜片的老工程师声音颤抖,\"我们最先进的机床也达不到这种水平。\"
林阳和苏白薇悄悄走进仓库,听到军工专家赵老正在激动地说:\"——就这一批部件,至少能让我们的导弹精度提高10-30%!如果能逆向研究出加工工艺...\"
\"赵老。\"林阳轻声打招呼。
赵老猛地转身,三步并作两步走过来,一把抓住林阳的手:\"小林同志!你来得正好!这批部件太关键了!\"老人激动得语无伦次,\"我们连夜检测,发现它们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而且...\"
\"而且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先进。\"孙老接过话头,手里拿着一份检测报告,\"特别是这个主轴部件,采用了我们从未见过的合金材料和热处理工艺。\"
林阳点点头,转向角落里一个沉默的中年人:\"李工,您觉得呢?\"
李卫国,一机部最顶尖的机床专家,此刻正蹲在一个零件前发呆。听到林阳叫他,才如梦初醒般抬起头:\"林同志,这不是单纯的设备问题...这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差距。\"他指着零件上一个几乎不可见的标记,\"看这个厂标,是苏联明斯克机床厂的。但据我所知,他们现在的产品远没有这种精度...\"
林阳和苏白薇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正是他们担心的——即使通过系统获得先进设备,国内的基础工业水平也无法支撑其维护和复制。
\"十点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林阳拍拍李卫国的肩膀,\"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工业提升计划。\"
西山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二十几位来自各部委的负责人和专家已经争论了一个多小时。林阳坐在秦老身边,默默记录着每个人的发言要点。
\"当务之急是解决军工生产的瓶颈!\"国防科委的周主任拍着桌子,\"有了这批机床部件,我们的某型导弹可以提前三年定型!\"
\"不行!\"计委的马副主任立即反对,\"应该优先发展民用工业。老百姓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都供不应求,轻工业产品能换外汇!\"
\"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一机部的王部长试图调和,\"但问题是,我们现有的工业基础太薄弱。就算小林同志能换来先进设备,我们的工人不会操作,工厂没有配套能力,原材料达不到标准...\"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林阳。
秦老敲了敲桌子:\"小林,说说你的想法。\"
林阳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全国工业分布图前:\"各位领导,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同时推进。\"
他拿起教鞭,指向地图:\"第一,基础工业。钢铁、化工、电力,这些是工业的根基。我们需要通过交易获取关键技术和设备,比如氧气顶吹转炉技术、大型合成氨设备。\"
教鞭移到沿海地区:\"第二,装备制造业。机床、发动机、轴承,这些是工业的'工作母机',昨天交易的机床部件只是一个开始。\"
最后,教鞭划过几个重点城市:\"第三,人才培养。再好的设备也需要人来操作和维护。我建议立即选拔优秀工人和技术员,组建'突击学习班'。\"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赞同声。秦老满意地点点头:\"说得好。我提议成立'星火计划'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小林同志任总顾问,负责统筹交易事宜。\"
\"我有个问题。\"一直沉默的苏白薇突然开口,\"每次交易都会消耗林阳的精神力。昨天他昏迷了十八个小时。如果频繁交易...\"
她的话让热烈的气氛骤然冷却。所有人都看向林阳苍白的脸色。
\"这是个实际问题。\"秦老沉思片刻,\"我建议,每周最多进行三次交易,每次间隔至少24小时,并且必须有医疗团队全程监护。\"
林阳刚要反对,秦老一抬手:\"这是命令!你的健康关系到国家未来,不能冒险!\"
会议最终确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三个月内)重点解决军工和基础工业的瓶颈;第二阶段(半年内)提升民用工业技术水平;第三阶段(一年内)建立自主创新能力。林阳负责根据系统搜索功能,制定每周的交易计划。
三天后,林阳和苏白薇在一队\"磐石\"特勤的护送下,秘密考察了京城第一机床厂。为了不引人注目,两人都穿着普通的工装,戴着鸭舌帽。
\"这就是我们最好的机床?\"林阳皱眉看着车间里那台庞大的苏制设备,它正发出刺耳的噪音。
头发花白的车间主任苦笑着点头:\"53年从苏联引进的,已经是我们厂的宝贝了。但精度连昨天看到的那批部件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林阳蹲下身,仔细观察机床的导轨和丝杠,磨损严重,间隙大得肉眼可见。
\"主要问题在哪里?\"苏白薇拿出笔记本准备记录。
\"材料、工艺、设计,全都有问题。\"主任叹了口气,\"我们的钢材纯度不够,热处理不稳定,加工精度就更别提了。这是个死循环——没有好机床就加工不出好零件,没有好零件就造不出好机床...\"
回程的车上,林阳闭目养神,实际上在脑海中搜索系统信息:
【物品搜索:机床制造技术】
【结果1:1992年日本,愿意提供数控机床技术,换取稀土资源】
【结果2:2001年德国,全套汽车生产线技术,换取中药材配方】
【结果3:1978年美国,半导体制造设备,换取...】
林阳猛地睁开眼睛:\"白薇,我记得你父亲是中医研究院的?\"
苏白薇一愣:\"是啊,怎么了?\"
\"我需要一些珍贵中药的配方,最好是已经失传的古方。\"林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德国人愿意用汽车生产线技术来换!\"
苏白薇惊讶地瞪大眼睛:\"汽车生产线?一汽二汽那种?\"
\"比那先进得多!\"林阳压低声音,\"是2001年的技术,全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焊接,激光检测...有了它,我们的汽车工业能少走三十年弯路!\"
西山基地的特别交易室内,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秦老亲自坐镇,十几位工业专家屏息等待。房间中央空出一个直径三米的圆形区域,周围摆满了各种监测设备。
\"准备好了吗?\"秦老看向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