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玄幻 >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 第268章 龙鳞麦穗粥,家国共此筵

第268章 龙鳞麦穗粥,家国共此筵(1 / 2)

西山小院的海棠,虽已过了盛花期,但浓密的绿叶在五月的熏风中簌簌作响,筛下斑驳的金色光点,温柔地覆盖着青石小径,也落在新贴的、墨迹淋漓的朱红对联上:

“麟儿抓周擎龙胆”

“家国同庆沐朝阳”

横批:

“光耀门庭”

厨房里,炉膛的柴火噼啪作响,跳动的火苗将张桂兰那张因忙碌和喜悦而泛红的脸映得格外精神。三口特制的大铁锅早已撤下,取而代之的是几口冒着腾腾热气的炒锅和蒸笼。

浓郁的、勾人魂魄的香气霸道地弥漫开来,交织融合:红烧肉的酱香厚重、清蒸鲈鱼的鲜香扑鼻、炖鸡汤的醇香温润、还有……那挥之不去的、作为“战略储备”的烤鸭的果木焦香余韵。

案板上,堆满了切配好的时令鲜蔬,水灵灵的翠绿、娇嫩的鹅黄、艳丽的红椒,在李秀英和王招娣麻利的刀工下,变成精致的丝、片、丁。

“三舅妈,这‘龙鳞豆腐’的刀工,绝了!” 王小雨凑在灶台边,看着李秀英将一块嫩白的北豆腐托在掌心,另一只手握着薄刃小刀,手腕轻抖,细密如发的刀光闪过,豆腐表面瞬间浮现出层层叠叠、如同龙鳞般细密而规律的纹路,浸入旁边用火腿、干贝、鸡蓉吊好的金汤里,鳞片微微张开,吸饱汤汁,宛如艺术品。

“小丫头片子,学着点!” 李秀英得意地一扬下巴,锅铲在炒勺上清脆地一敲,“咱老王家的手艺,伺候小寿星,那必须得是龙鳞凤爪的排面!” 旁边蒸笼揭开,热气升腾,露出里面一只只形似凤爪、用澄粉和虾茸精心捏制、点缀着枸杞和豌豆的晶莹剔透的点心。

院子里,葡萄架下的大石桌早已铺上了喜庆的大红桌布。王老栓特意换上了那身压箱底、洗得发白却熨烫得笔挺的旧军装,胸前那枚磨得发亮的军功章端端正正地别着。他叼着旱烟袋,却没点火,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几个粗瓷大碗,确保没一点水渍。大舅王建国和三舅王援朝合力抬着一张厚重的、油光锃亮的榆木大圆桌面出来,稳稳地架在石墩上——这是专门为今日宴席从厂里仓库翻出来的老物件,承载着王家几代人的团圆记忆。

“阳子,白薇,照晚呢?小寿星该出来亮亮相啦!” 王建国擦着汗,洪亮的嗓门透着喜气。

正说着,苏白薇抱着林照晚从里屋走了出来。小丫头今日被打扮得格外喜庆:一身大红的锦缎袄裤,绣着精致的金色团凤纹,头戴一顶同样缀着金穗的虎头帽,帽檐下露出粉雕玉琢的小脸和一双乌溜溜、好奇张望的大眼睛。她怀里还紧紧抱着昨天抓周时得到的那辆迷彩绿的59式坦克模型,小手无意识地抠着炮管。

“哎哟!我的小凤凰!真俊!” 李秀英在围裙上擦了把手,第一个迎上来,忍不住在照晚粉嫩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林小雨、王招娣也围了上来,逗弄着小寿星,院子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林阳跟在妻女身后,手里提着一坛用红布封着的陈年花雕。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扫过这温馨忙碌的小院,最后落在女儿抱着坦克的专注小脸上,眼底深处是化不开的温柔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期许。

院门外传来汽车沉稳的刹车声。片刻,秦老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依旧是那身朴素的中山装,手里拄着枣木手杖。警卫员只送到门口便无声退开。秦老脸上带着少有的、放松的慈祥笑容,人未至,声先到:

“哈哈哈!好香!老远就闻到张桂兰同志的手艺了!看来老头子我今天有口福了!” 他目光直接落在苏白薇怀中的林照晚身上,眼神瞬间柔和下来,“哟,小寿星!今天这身可真精神!比你秦爷爷当年娶媳妇还排场!” 他伸出手指,极其轻柔地碰了碰照晚的小脸蛋。

“秦老!”众人纷纷笑着打招呼。王老栓放下旱烟袋,难得地没有跟秦老“呛声”,只是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林阳和苏白薇抱着孩子微微躬身。

“都坐!都坐!别拘束!今天老头子我不当总理,就当个来蹭饭的老邻居!” 秦老笑呵呵地摆摆手,很自然地走到主位旁预留的椅子边坐下。

就在这时,院门外又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藏青色土布褂子,头上包着同样浆洗发白毛巾的老者,在一个同样朴实的青年搀扶下,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老者身形佝偻,脸上布满刀刻般的皱纹,但一双眼睛却依旧清亮有神,带着庄稼人特有的坚韧和历经沧桑的智慧。正是王家庄的老村长,王茂山!

“茂山叔!您老怎么来了!” 王建国又惊又喜,赶紧迎上去搀扶。

“阳子的丫头周岁,俺们王家庄的根苗!这么大的喜事,俺这把老骨头爬也得爬来!” 王茂山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有些沙哑,却中气十足。他挣脱王建国的搀扶,颤巍巍地走到院子中央,目光落在被众人簇拥着的林照晚身上,眼中瞬间涌起浑浊的泪花。

“好……好哇……” 他喃喃着,枯瘦的手在怀里摸索着,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物件。他一层一层,极其郑重地打开红布,露出里面的东西——一把小小的、用老槐树根精心雕琢而成的长命锁!

锁身古朴厚重,没有繁复的花纹,只正面浅浅地浮雕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线条虽然粗犷,却充满了生命的张力。锁体浸润着岁月的光泽,呈现出深沉的枣红色,仿佛凝聚了王家庄那棵百年老槐树的精魂。

“这是……” 王茂山双手捧着这把小小的木锁,如同捧着整个王家庄的祝福,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用咱王家庄祠堂门口那棵老槐树的根雕的……那棵树,鬼子扫荡那年,挨了七颗子弹没倒,第二年春天又发了新芽!它护着咱王家庄几代人啊!” 他看向苏白薇怀中的林照晚,目光慈祥而坚定,“这把‘百家锁’,不是金子打的,是咱王家庄老老少少的心意!是老槐树的魂!给咱小凤凰戴上!锁住福气!锁住根!锁住胆!甭管将来飞多高,走多远,都记着,咱王家庄的土,养人!咱老槐树的根,硬气!”

满院动容。

苏白薇眼眶微红,抱着孩子深深鞠躬:“谢谢茂山爷爷!谢谢王家庄的父老乡亲!”

林阳郑重地双手接过那把沉甸甸的、带着泥土和岁月气息的木锁。入手温润,仿佛能感受到那棵不屈老槐树的脉搏。他小心地将这把独一无二的“百家锁”,用红绳系好,戴在了女儿林照晚的脖颈上。深沉的枣红色木锁,衬着大红的锦缎袄,竟有种奇异的和谐与庄严。林照晚似乎很喜欢这个新“玩具”,小手好奇地摸着锁上的凤凰浮雕。

“好!好一个‘百家锁’!锁根!锁胆!” 秦老击掌赞叹,看着那木锁,又看看王茂山那张饱经风霜却坚毅如石的脸,“老王家庄,有人才!这礼,比金山银山都重!”

小插曲过后,宴席正式开始。

巨大的榆木圆桌坐得满满当当:秦老坐主位,左边是王老栓、王茂山、王建国、王援朝;右边是苏白薇抱着林照晚、林阳、王招娣(旁边挤着赵铁军)、林小雨、王思思、王浩。张桂兰李秀英和王招娣端上最后三道大菜,也挤着坐下。

桌上琳琅满目:

中央是张桂兰的看家本领“八宝葫芦鸭”,鸭腹鼓胀饱满,油光锃亮,用翠绿的菜心雕成葫芦藤缠绕,寓意福禄绵长。

“龙鳞”金汤豆腐羹,嫩白的豆腐上鳞片清晰,在金汤中若隐若现,撒着翠绿的葱花。

“凤爪”澄粉虾饺,晶莹剔透,栩栩如生。

红烧肉油亮诱人,肥而不腻。

清蒸鲈鱼肉质雪白,细嫩鲜美。

金黄的葱油鸡,皮脆肉嫩。

翠碧的蒜蓉菜心,清炒虾仁……

还有那几只作为“功臣”的烤鸭,被片得薄如蝉翼,整齐码放在青花瓷盘中,配着荷叶饼、葱丝、黄瓜条和甜面酱。

王老栓作为辈分最高的长者,颤巍巍地端起一个粗瓷酒碗,里面是林阳带来的陈年花雕。他清了清嗓子,布满皱纹的脸上是少有的郑重和感慨:

“今儿个,咱老王家和林家,添丁进口,小照晚抓周抓了个铁疙瘩,喊了句‘打坏坏’,好!有骨气!像咱老王家的人!” 他目光扫过桌上众人,最后落在秦老身上,“秦老头……也在,咱老少爷们儿,娘们儿孩子,能坐在这太平盛世的院子里,吃这顿热乎饭,不容易!那是多少好儿郎拿命换来的!是阳子、小白薇他们这些能人,拿心血拼出来的!咱得惜福!得更得往前奔!”

他举起酒碗,声音陡然拔高,带着老兵特有的粗粝和豪情:

“这头一碗酒,敬脚下的土!养活了咱祖祖辈辈!”

“第二碗,敬扛枪的!守住了咱的饭碗!”

“第三碗,敬阳子、小白薇这些点灯的!给咱照亮了路!”

“干了!”

“干!” 男人们都红着眼眶,端起酒碗,仰头一饮而尽!花雕的醇厚辛辣顺着喉咙滑下,点燃了胸中的豪情。女人们也端起茶杯、果汁杯,纷纷应和。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最新小说: 游戏王:你这才不是决斗! 末世別人砍丧尸,我在房车炫美食 半岛:从建筑学概论开始 难产当晚,霍医生转身守护白月光 妙手大仙医 解脱(年上,1V1,H) 掏空家底,资本家少奶奶下乡了 华娱从那年欺骗景恬开始 种田:从原始部落开始文明 港娱枭雄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