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放弃鹰国养老金!全捐给龙国!只要一个注射名额!”
一位坐在轮椅上、由孙子推着的唐装老者,挤到最前面。他颤抖的手举起一份文件,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叫李国维!旧金山‘飞虎队’地勤龙裔后代!八十年代捐建家乡三所小学!推动华侨抗战史料归国!‘炎黄殿’‘历史贡献’分满额!‘心向’项…‘獬豸’可查!我…够不够格?!” 窗口后的审核员迅速调阅资料,肃然起敬:“李老!您完全符合‘归化国士’标准!系统已为您优先锁定本区首批注射名额!‘青囊’方舱将上门服务!”
李老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老泪纵横,紧紧抓住孙子的手:“听见没?阿杰!爷爷…爷爷还能多陪你几十年!看着你…真正成为‘龙的传人’!” 周围投来无数羡慕至极的目光,更坚定了那些还在积分线上挣扎者的决心。
龙国,京城,西山指挥中心。
巨大的环形主屏被分割成无数画面:冰城高炉下老人含泪的笑脸,水乡顾阿婆摩挲云锦的专注,西南寨老祭司擂鼓的激昂,海外李老喜极而泣的瞬间…全球每一个角落,龙国苍老面容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汇聚成一片温暖而磅礴的星海。
秦老背对着屏幕,肩膀微微耸动。这位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老将,此刻竟有些不敢回头。他声音沙哑,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他娘的…这‘长生药’…比一百个‘轩辕’号的主炮还…还他娘的催泪…” 他猛地转身,虎目赤红,指着屏幕上那些重焕生机的老人,“看见没?阳子!白薇丫头!这才是咱龙国的根!这才是‘国士待之’的…终极!”
林阳立于屏前,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那些喜悦的泪水,看到了更深层的社会变革浪潮。他身旁的苏白薇,眼中闪烁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理性光芒,但嘴角也带着温柔的弧度:“秦老,‘息壤·长生I型’的意义,不仅在于延长个体寿命。它彻底重构了‘老龄化’概念,释放出难以估量的人力资本红利、知识传承红利和社会稳定红利。更重要的是…” 她看向林阳。
林阳接话,声音平静却如惊雷:“它宣告了一个新纪元的铁律:在龙国,暮年非终点,乃新程之始。凡我公民,皆有权与国同寿,共赴星海之约。”
他手指在“星芒”终端上轻点,一道新的指令发出:
启动“银龄启明”计划。”
“依托“稷下学宫”及“天工城”资源,开设“长者星海学院”。”
“定向开放深空探索后勤、文化传承保育、跨星际外交顾问等适老岗位。”
“构建“老-青-幼”星火传承链。”
指令下达的瞬间!
主屏画面切换!
月球,“广寒宫”基地,“桂殿”中枢。
一位穿着银灰色舱内服、精神矍铄、看不出具体年龄的老者(首批注射药剂的退休航天工程师),正通过全息通讯,为中京“稷下学宫”的少年班讲解“星槎”推进原理。他思维清晰,言语风趣,将复杂的聚变引擎比喻为“老火慢炖的高汤”,引来少年们阵阵笑声和崇拜的目光。
画面旁标注:
“银龄启明”计划首位深空讲师:陈工(82岁,注射后生理年龄:55岁)”
“授课对象:“稷下”少年星舰班(平均年龄:12岁)”
地球,天工城“摘星楼”。
一群戴着“勿忘”戒、白发苍苍却眼神锐利如鹰的老匠人,正围着一台正在组装的深空探测器核心部件。他们不再亲自动手,而是用丰富的经验和毒辣的眼光指导着年轻的工程师。
“这里!公差还是大了0.5微米!逃不过‘九章’的扫描!返工!”
“小王!你那个应力释放算法不对!照我三十年前在‘东方红’上用的土办法来!”
年轻工程师们心服口服,认真记录。画面旁标注:
““银龄智库”:天工城“摘星楼”国宝匠人团(平均年龄:78岁,平均注射后生理年龄:60岁)”
“指导项目:“伏羲”号深空探测器(目标:奥尔特云)”
最后画面,切回京城西山。
小晚晚正踮着脚,小心翼翼地将一枚刚刚获得的、幼儿园“敬老爱老”小勋章,别在太姥爷王老栓崭新的靛蓝色土布褂子上。王老栓腰杆挺得笔直,满脸红光,注射后的他仿佛年轻了二十岁。他布满老茧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重外孙女柔软的头发,浑浊的老眼望着指挥中心窗外那轮永恒运转的明月,又看看屏幕上那些重新焕发事业第二春的老伙伴们,咧嘴一笑,露出仅剩的几颗牙,对着镜头(仿佛对着整个龙国的老人),中气十足地吼道:
“老伙计们!都支棱起来!”
“咱的好日子…”
“且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