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道藏辑要 > 南华眞经注?卷之二福二

南华眞经注?卷之二福二(2 / 2)

而爲老心识随而昏昧形神俱变故谓与

之然世之悲哀莫此甚也

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

不芒者乎

注凡此上事皆不知其所以然而然故曰

芒也今夫知者皆不知所以知而自知矣

生者不知所以生而自生矣万物虽异至

於生不由知则未有不同者也故天下莫

不芒也

?芒昧闇也言凡人在生芒昧如是举世

皆惑岂有一人不昧者而庄子体道眞人

智用明达俯同尘俗故云而我独芒郭注

稍乖今不依用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注夫心之足以制一身之用者谓之成心

人自师其成心则人各自有师矣人各自

有师故付之而自当

?夫域情滞着执一家之偏见者谓之成

心夫随顺封执之心师之以爲准的世皆

如此故谁独无师乎

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注夫以成代不成非知也心自得耳故愚

者亦师其成心未肯用其所谓短而舍其

所谓长者也

?愚惑之类坚执是非何必知他理长代

己之短唯欲斥他爲短自取爲长如此之

人处处皆有愚痴之辈先豫其中

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

注今日适越昨日何由至哉未成乎心是

非何由生哉明夫是非者群品之所不能

无故至人两顺之

?吴越路遥必须积旬方达今朝发途昨

日何由至哉欲明是非彼我生自妄心言

心必也未生是非从何而有故先分别而

後是非先造途而後至越

是以无有爲有无有爲有虽有神禹且不能

知吾独且奈何哉

注理无是非而或者以爲有此以无有爲

有也惑心已成虽圣人不能解故付之自

若而不强知也

?夏禹字文命鲧子啓父也谥法泉源流

通曰禹又云受襌成功曰禹理无是非而

惑者爲有此用无有爲有也迷执日乆惑

心已成虽有大禹神人亦不令其解悟庄

生深怀慈救独奈之何故付之之自若不

强知之者也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

注各有所说故异於吹

?夫名言之与风吹皆是声法而言者必

有诠辨故曰有言

其所言者特未定也

注我以爲是而彼以爲非彼之所是我又

非之故未定也未定也者由彼我之情偏

?虽有此言异於风吹而咸言我是佥曰

彼非既彼我情偏故独未定者也

果有言邪

注以爲有言邪然未足以有所定

其未尝有言邪

注以爲无言邪则据已已有言

?果决定也此以爲是彼以爲非此以爲

非而彼以爲是既而是非不定言何所诠

故不足称定有言也然彼此偏见各执是

非据己所言故不可以爲无言也

其以爲异於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注夫言与鷇音其致一也有辩无辩诚未

可定也天下之情不必同而所言不能异

故是非纷纭莫知所定

?辩别也鸟子欲出卵中而呜谓之鷇音

也言亦带殻曰殻夫彼此偏执不定是非

亦何异鷇鸟之音有声无辩故将言说异

於鷇音者恐未足以爲别者也

道恶乎隐而有眞僞

?恶乎谓於何也虚通至道非眞非伪於

何逃匿而眞伪生焉

言恶乎隐而有是非

注道焉不在言何隐蔽而有眞僞是非之

名纷然而起

?至教至言非非非是於何隐蔽有是有

非者哉

道恶乎往而不存

注皆存

?存在也陶铸生灵周行不殆道无不偏

于何不在乎所以在僞在眞而非眞非僞

言恶乎存而不可

注皆可

?玄道眞言隋物生杀何往不可而言隐

邪故可是可非而非非非是者也

道隐於小成

?小成者谓仁义五德小道而有所成得

者谓之小成也世薄时浇唯行仁义不能

行於大道故言道隐於小成而道不可隐

也故老君云大道废有仁义

言隐於荣华

注夫小成荣华自隐於道而道不可隐则

眞僞是非者行於荣华而止於实当见於

小成而灭於大全也

?荣华者谓浮辩辞华美之言也只爲滞

於华辩所以蔽隐至言所以老君经云信

言不美美言不信

故有儒墨之是非

?昔有郑人名缓学於求氏之地三年艺

成而化爲儒儒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行

仁义之道辩尊卑之位故谓之儒也缓弟

名翟缓化其弟遂成於墨墨者禹道也尚

贤崇礼俭以兼爱摩顶至踵以救苍生此

谓之墨也而缓翟二人亲则兄弟各执一

教更相是非缓恨其弟感激而死然彼我

是非其来乆矣争竞之甚起自二贤故指

此二贤爲乱群之帅是知道丧言隐方督

是非

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注儒墨更相是非而天下皆儒墨也故百

家并起各私所见而未始出其方也

?天下莫不自以爲是以彼爲非彼亦与

汝爲非自以爲是故各用己是是彼非各

用己非非彼是

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注夫有是有非者儒墨之所是也无是无

非者儒墨之所非也今欲是儒墨之所非

而非儒墨之所是者乃欲明无是无非也

欲明无是无非则莫若还以儒墨反覆相

明反覆相明则所是者非是而所非者非

非矣非非则无非非是则无是

?世皆以他爲非用己爲是今欲翻非作

是翻是作非者无过还用彼我反覆相明

反覆相明则所非者非非则无非所是者

非是则无是无是则无非故知是非皆虚

妄耳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注物皆自是故无非是物皆相彼故无非

彼无非彼则天下无是矣无非是则天下

无彼矣无彼无是所以玄同也

?注曰物皆自是故无非是物皆相彼故

无非彼无非彼也则天下无是矣无非是

也则天下无彼矣无彼无是所以玄同此

注理尽无劳别释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自爲彼所彼此则不自见自知己爲是

便则知之物之有偏也例皆如是若审能

见他见自故无是无非也

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

注夫物之偏也皆不见彼之所见而独自

知其所知自知其所知则自以爲是自以

爲是则以彼爲非矣故曰彼出於是是亦

因彼彼是相因而生者也

?夫彼对於此是待於非文豕之大体也

今言彼出於是者言约理微举彼角势也

欲示举彼明此举是明非也而彼此是非

相因而有推求分析即体皆空也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

注夫死生之变犹春秋冬夏四时行耳故

死生之状虽异其於各安所遇一也今生

者方自谓生爲生而死者方自谓生爲死

则无生矣生者方自谓死爲死而死者方

自谓死爲生则无死矣无生无死无可无

不可故儒墨之辩吾所不能同也至於各

冥其分吾所不能异也

?方方将也言彼此是非无异生死之说

也夫生死交谢由寒暑之递迁而生者以

生爲生死者将生爲死亦如是者以是爲

是而非者以是爲非故知因是而非因非

而是因非而是则无是矣因是而非则无

非矣是以无是无非无生无死无可无不

可何彼此之论乎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注夫怀豁者因天下之是非而自无是非

也故不由是非之途而是非无患不当者

直明其天然而无所夺故也

?天自然也圣人达悟不由是得非直置

虚凝照以自然之智只因此是非而得无

非无是终不夺有而别证无

是亦彼也

注我亦爲彼所彼

彼亦是也

注彼亦自以爲是

?我自以爲是亦爲彼之所非我以彼爲

非而彼亦以自爲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注此亦自是而非彼彼亦自是而非此此

与彼各有一是一非於体中也

?此既自是彼亦自是此既非彼彼亦非

此故各有一是各有一非也

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注今欲谓彼爲彼而彼复自是欲谓是爲

是而是复爲彼所彼故复是有无未果定

?夫彼此是非相待而立反覆推讨举体

浮虚自以爲是此则不无爲彼所彼此则

不有有无彼此未可决定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注偶对也彼是相对而圣人两顺之故无

心者与物冥而未尝有对於天下也此居

其枢要而会其玄极以应夫无方也

?偶对也枢要也体夫彼此俱空是非两

幻凝神独见而无对於天下者可谓会其

玄极得道枢要也前则假问有无待夺不

定此则重明彼此当体自空前浅後深所

以爲次也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注夫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

空矣今以是非爲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

非也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

故应亦无穷

?夫絶待独化道之本始爲学之要故谓

之枢环者假有二窍中者眞空一道环中

空矣以明无是无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

穷也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注天下莫不自是而莫不相非故一是一

非两行无穷唯涉空得中者旷然无怀乗

之以游也

?夫物莫不自是故是亦一无穷莫不相

非故非亦一无穷唯彼我两忘是非双遣

而得环中之道者故能大顺苍生乗之游

故曰莫若以明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

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

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指手指也马戏筹也喻比也言人是非

各执彼我异情故用己指比他指即用他

指爲非指复将他指比汝指汝指於他指

覆爲非指矣指义既尔马亦如之所以诸

法之中独举指者欲明近取诸身切要无

过於指远托诸物胜负莫先於马故举二

事以况是非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注夫自是而非彼彼我之常情也故以我

指喻彼指则彼指於我指独爲非指矣此

以指喻指之非指也若复以彼指还喻我

指则我指於彼指复爲非指矣此以非指

喻指之非指也将明无是无非莫若反覆

相喻反覆相喻则彼之与我既同於自是

又均於相非均於相非则天下无是同於

自是则天下无非何以明其然邪是若果

是则天下不得复有非之者也非若果非

亦不得复有是之者也今是非无主纷然

殽乱明此区区者各信其偏见而同於一

致耳仰观俯察莫不皆然是以至人知天

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故浩然大宁而天

地万物各当其分同於自得而无是无非

?天地虽大一指可以蔽之万物虽多一

马可以理尽何以知其然邪今以彼我是

非反覆相喻则所是者非是所非者非非

故知二仪万物无是无非者也

可乎可

注可於己者即谓之可

不可乎不可

注不可於已者即谓之不可

?夫理无是非而物有违顺故顺其意者

则谓之可乖其情者则谓之不可违顺既

空故知可不可皆妄也

道行之而成

注无不成也

?大道旷荡亭毒含灵周行万物无不成

就故在可成於可而不当於可在不可成

不可亦不当於不可也

物谓之而然

注无不然也

?物情顚倒不达违从虚计是非妄爲然不

恶乎然然於然恶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心境两空物我双幻於何而有然法遂

执爲然於何不然爲不然也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

注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

?物情执滞触境皆迷必固爲有然必固

谓有可岂知可则不可然则不然耶

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群品云云各私所见皆然其所然可其

所可

故爲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脆憰怪道通

爲一

注夫莛横而楹纵厉丑而西施好所谓齐

者岂必齐形状同规矩哉故举纵横好丑

恢恑憰怪各然其所然各可其所可则理

虽万殊而性同得故曰道通爲一也

?爲是义故略举八事以破之莛屋梁也

楹舍柱也厉病丑人也西施吴王美姬也

恢者宽大之名恑者竒变之称憰者矫诈

之心怪者妖异之物夫纵横美恶物见所

以万殊恢憰竒异世情用之爲倾侧故有

是非不可迷执其分今以玄道观之本来

无二是以妍丑之状万殊自得之情惟一

故曰道通爲一也

其分也成也

注夫物或此以爲散而彼以爲成

?夫物或於此爲散於彼爲成欲明聚散

无恒不可定执此则於不二之理更举论

端者也

其成也毁也

注我之所谓成而彼或谓之毁

?或於此爲成於彼爲毁物之涉用有此

不同则散毛成毡伐木爲舍等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爲一

注夫成毁者生於自见而不见彼也故无

成与毁犹无是与非也

?夫成毁是非生於偏滞者也既成毁不

定是非无主故无成毁通而一之

唯达者知通爲一爲是不用而寓诸庸

?寓寄也庸用也唯当达道之夫凝神玄

鉴故能去彼二偏通而爲一爲是义故成

功不处用而忘用寄用群才也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注夫达者无滞於一方故忽然自忘而寄

当於自用自用者莫不条畅而自得也

?夫有夫至功而推功於物驰驭亿兆而

寄用群才者其惟圣人乎是以应感无心

灵通不滞可谓冥眞体道得玄珠於赤水

者也

适得而几矣

注几尽也至理尽於自得也

?几尽也夫得者内不资於我外不资於

物无思无爲絶学絶待适尔而得盖无所

由与理相应故能尽妙也

因是已

注达者因而不作

?夫达道之士无作无心故能因是非而

无是非循彼我而无彼我我因循而已岂

措情哉

己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注夫达者之因是岂知因爲善而因之哉

不知所以因而自因耳故谓之道也

?已而者仍前生後之辞也夫至人无心

有感斯应譬彼明镜方兹虚谷因循万物

影响苍生不知所以然不知所以应岂有

情於臧否而系於利害者乎以法因人可

谓自然之道也

劳神明爲一而不知其同也

?夫玄道妙一常湛以然非由心智谋度

而後不二而愚者劳役神明邂逅言辩而

求一者与彼不一无一异矣不足类也不

知至理理自混同岂俟措心方称不二耶

谓之朝三

?此起譬也

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衆狙皆

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衆狙皆悦名实未亏

而喜怒爲用亦因是也

注夫达者之於一岂劳神哉若劳神明於

爲一不足赖也与彼不一者无以异矣亦

同衆狙之惑因所好而自是也

?此解譬也狙猕猴也赋付与也芧橡子

也似栗而小也列子曰宋有养狙老翁善

解其意戏狙曰吾与汝芧朝三而暮四足

乎衆狙皆起而怒又曰我与汝朝四而暮

三足乎衆狙皆伏而喜焉朝三暮四朝四

暮三其於七数并皆是一名既不亏实亦

无损而一喜一怒爲用愚迷此亦同其所

好自以爲是亦犹劳役心虑辩饰言词混

同万物以爲其一因以爲一者亦何异衆

狙之惑耶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均

注莫之偏任故付之自均而止也

?天均者自然均平之理也夫达道圣人

虚怀不执故能和是於无是同非於无非

所以息智乎均平之乡休心乎自然之境

是之谓两行

注任天下之是非

?不离是非而得无是非故谓之两行

南华眞经注?卷之二

最新小说: 太监无双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边军:从退役弓兵开始 我在辽东娶妻变强,成就匪王霸业 不要对反派动手动脚! 明主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我死后他追悔莫及 边军悍将:从娶洋媳妇开始 从零开始的修仙家族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