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禳之
灵王云我浅末小子不明其德忝君寳位
致使水旱失时人遭饥苦故请问禳辟之
方也
亢仓子曰水阴沴也阴於国政类刑人事类
私
沴乱也水阴象阴主刑水又潜流私匿之
类也若刑狱不直人事多私则有沴水之
灾也
旱阳过也阳於国政类德人事类盈
旱阳象阳主德阳爲显盛骄盈之类也若
君不修其德人事盈侈则有大旱之灾也
楚以爲凡遭水旱天子宜正刑修德百官宜
去私戒盈则以类而消百福日至矣
楚亢仓子名也後皆放此
郑有胡之封珪戎弓
胡国名封珪大珪也戎弓弓名也二物本
胡国所有後爲郑所得也
异时失同於荆
异时犹他时也诸侯殷见曰同荆楚之旧
号也盖时楚大诸侯共朝于楚爲会同之
期而郑後至也
荆曰必得封珪戎弓不然临兵于汝
荆恃强大欲行非义因郑後期胁而迫之
将求二物
郑君病之驾见亢仓子曰封珪戎弓先君得
之胡绵代功实传章翼嗣
病患也绵历也翼嗣谓後嗣先君得此二
物敬而藏之欲传示子孙以爲有功之寳
也
今荆恃大而曰必得不然临兵国危矣寡人
欲以他封珪戎弓往若之何
他封珪别珪也
亢仓子曰君其少安
劝君少安勿怀忧惧
今是楚亦有寳於此
亢仓以信义爲寳也
饰楚之寳以贳罪於君楚所不能爲
贳赊也伪以他珪欺诳大国取我诚信光
饰而行虽罪可延赊终致後戮陷君於罪
亏我信义故我不能爲也
君必致夫眞
劝郑君勿以他珪往
今荆以浅鲜之过而负其威刑申逞不直以
耗敚与国荆失诸侯於是乎在诸侯闻之将
警劝备伦比勤明会同上义固存郑爲首君
姑待之岂必非福
浅鲜小貌也负恃也逞快也伦比犹等伦
也姑且也郑之失期实爲小过荆恃强大
欲肆威刑胁迫珪弓侵夺与国无德贪取
必失诸侯矣
於是以胡珪戎弓往未至郢
郢荆所都
荆人闻之
闻亢仓之谋也
曰彼用圣人之训辞吾焉取此以暴不直於
天下而令诸侯实生心焉遽返其赂而益善
郑焉
暴犹露也遽急也赂即郑之珪弓也
人之情欲生而恶死欲安而恶危欲荣而恶
辱天下之人得其欲则乐乐则安不得其欲
则苦苦则危若人主放其欲则百吏庶仧具
展其欲
放谓放纵也百吏百官也庶菓衆事之长
展申者也
百吏庶仧具展其欲则天下之人贫者竭其
力富者竭其财四人失其序
士农工商失其次序
皆不得其欲矣天下之人不得其欲则相与
携持保抱逋逃隐蔽漂??音/流捃采以祈性命
捃拾也采取也拾取野菓求养性命
吏又从而捕之是故不胜其危苦因有群聚
背叛之心生若群聚背叛之心生则国非其
国也勿贪户口百姓汝走勿壮城池百姓汝
疲赋歛不中穷者日穷刑罚且二贵者日贵
科禁不行国则以倾
中平之也
官吏非才则宽猛失所或与百姓争利由是
狡诈之心生所以百姓奸而难知夫下难知
则上人疑上人疑则下益惑下既惑则官长
劳官长劳则赏不足劝刑不能禁易动而难
静此由官不得人故也政术至要力於审士
力犹勤也
士有才行比於一乡委之乡
士能和比一乡则委一乡之政以任
才行比於一县委之县才行比於一□音/州委
之□才行比於一国委之国政而後乃能无
伏士矣
各得展其才用则无隐伏之士者矣
人有恶戾於乡者则以诲之
戾罪也人有罪恶者则一乡之长先教诲
之也
不改是爲恶戾於县则挞之
在乡不改则送上於县而挞之也
不改是爲恶戾於□则移之
挞之不改则送州而流移之也
不改是爲恶戾於国则诛之而後乃能无逆
节矣诚如是举天下之人一一胸怀无有干
背慆慢之萌矣此之谓靖人
贤材获用暴恶迁善则天下之人安静也
凡爲天下之务莫大求士士之待求莫善通
政通政之善莫若靖人
人主通达圣教则士归之衆贤共治莫善
於靖人也
靖人之才盖以文章考之百不四五
文章浮华矫而不实今以文章考核靖人
之才百中无四五也
以言论考之十或一二
有言者不必有德有德者不必有言故十
中或有一二也
以神气靖作态度考之十全八九
贤良心广体胖神气冲和动靖态度必合
仪则审而察之十得八九者矣
是皆贤王庆世明识裁择所能尔也
外虽有贤才而主无明识亦不能以裁择
夫下王危世以文章取士则翦巧绮滥益至
而正雅??音/素实益藏矣
末世文章尚於绮靡则雅素之士不来矣
以言论取士则浮掞游饰益来而謇谔诤直
益晦矣
浮游华饰之士贵则謇谔忠诤之才伏矣
以神气靖作态度取士则外正内邪益尊而
清修明实益隐矣
内无明识故任择不得其人也
若然者贤愈到政愈僻令愈勤人愈乱矣
用非贤爲贤乃益所以乱
夫天下至大器也帝王至重位也得士则靖
失士则乱人主劳於求贤逸於任使於呼守
天聚人者其胡可以不事诚於士乎人情失
宜主所深恤失宜之大莫痛刑狱夫明达之
才将欲听讼或诱之以诈或胁之以威或开
之以情或苦之以戮虽作设权异而必也公
平
一物失宜明主之所深恤况刑狱之大乎
夫察狱问囚务得其实或有隐匿则设威
以胁之或导之以实情或苦之以刑戮虽
权变多端而终无枉滥也
故使天下之人生无所於德死无所於怨
理自当生故生无报德理自当死故死无
咎怨
夫秉国建吏持刑若此可谓至官至官之世
群情和正诸産咸宜爱敬交深上下条固不
可摇荡有类一家苟有违顺陵逆安得动哉
平王反正既宅天邑务求才良等闻一善喜
豫连日
平王承幽厉之後天下板荡无复纪纲於
是拨乱返正东迁洛邑改革前非务求贤
哲得闻一善累日欢悦宅居也天邑即洛
邑也等犹得也
左右侍仆累言大臣有贤异者如是踰岁
侍仆左右小臣也见王悦喜承意阿谀也
王曰余一人于德不明务求贤异益恐山泽
遗逸不举岂乐闻善以自闭塞哉廼者仄媚
仆臣累誉权任颇阶左右意余孱昧无能断
明徒唯□音/共和依违浸长自贤败德莫此爲
多不时匡遏就兹固党
仄媚邪媚也权任大臣也阶昇也孱弱也
依违相依也邪媚小臣称扬权任阶縁左
右共相蒙蔽谓我闇弱不能明察若不遏
絶党固滋深也
於是弃左右近习三人市
谓杀之而曝尸於市也古者刑人於市与
衆共弃之
贬庶司尹仧五人
庶司尹仧谓权任大臣也
曰无令臣君者附下罔上持禄阿意天下闻
之称爲齐明海南之西归者七国至理之世
舆服纯□宪令宽简禁网?阔夫舆服纯素
则人不胜羡
不相企羡
宪令宽简则俗无忌讳禁网?阔则易避难
犯若人不胜羡则嗜慾希微而服役乐业矣
服从也从於所役之业也
俗无忌讳则抑闭开舒而欢欣交通矣
凡所抑闭皆由忌讳今既无忌讳皆得开
舒也
易避难犯则好恶分明而贵德知耻矣
贵德则不犯知耻则易避
夫服伇乐业之谓顺欢欣交通之谓和贵德
知耻之谓正浮堕之人不胜於顺逆节之人
不胜於和奸邪之人不胜於正顺和正三者
理国之宗也衰末之世舆服文巧宪令禳祈
禳祈烦多者也
禁网颇僻夫舆服文巧则流相炎慕
俗尚文巧则下人随流递相企慕如火之
上炎也
宪令欀祈则俗多忌讳禁网颇僻则莫知所
逭
逭犹逃也
若流相炎慕则人不忠洁而耻朴贵华矣俗
多忌讳则情志不通而上下胶戾矣莫知所
逭则谗祸繁兴而衆不惧死矣夫耻朴贵华
之谓浮上下胶戾之谓□衆不惧死之谓冒
眞正之士不官於浮公直之士不官於□器
能之士不官於冒浮□冒三者乱国之梯也
荆君熊圉问水旱理乱
熊荆之姓圉名
亢仓子曰水旱由天理乱由人若人事和理
虽有水旱无能爲害尧汤是也
尧时九年洪水汤时七年大旱
故周之秩官云人强胜天
秩官周书篇也
若人事坏乱纵无水旱日益崩离且桀纣之
灭岂惟水旱
一云岂因水旱桀纣之君暴雪奢淫以灭
亡非独水旱也
荆君北面遵循稽首曰天不弃不谷及此言
也
一本云遵修遵循退行也荆君敬重亢仓
子故称之曰天不弃不谷王公之卑称也
亢仓子不弃於我故得及闻此言者也
乃以弘璧十朋爲亢仓子寿拜爲亚尹
弘璧大璧也十朋十双也亚尹小尹也
曰庶吾国有瘳乎亢仓子不得已中宿微服
违之他邦
瘳差也违去也
至理之世山无僞隐市无邪利朝无佞禄国
産问何由得人俗醇朴
国産郑大夫公孙乔字子産也
亢仓子曰政烦苛则人奸僞
法令滋彰盗贼多矣
政省一则人醇朴
其政闷闷其人醇醇
夫人俗随国政之方圆犹蠖屈之於叶也食
苍则身苍食黄则身黄曰何爲则人富亢仓
子曰赋敛以时官上清约则人富赋敛无节
官上奢纵则人贫句粤之簳镞以精金鸷隼
爲之羽以之掊箠则其与槁朴也无择
勾粤东粤也簳箭簳也鸷隼鵰鹗之类也
掊箠打击也尔雅云东南之美者有会稽
之竹箭焉夫勾粤之簳以精金爲簇以隼
翎爲羽用之打击则同於槁朴无择犹无
异
及夫荡寇争□音/冲觌武决胜加之骇弩之上
则三百步之外不立敌矣
排荡寇敌争冲决胜加此勾粤之簳於强
弩之上则前无立敌矣
蜚景之剑威夺白日气盛紫蜺以之刲获则
其与刷刃也无择
蜚景神剑也刷鎌也神剑虽利以获稻则
同於鎌刃也
及夫凶邪流毒沸渭不靖加之运掌之上则
千里之内不留行矣
凶邪流毒谓温疫之气也此神剑能辟凶
邪故威光所行则千里之内未尝□止也
夫材有分而用有当所贵善因时而已耳
槁朴刷刃施於常用耳粤簳蜚景以御凶
灾材分所当各因时而贵也
昔者明皇圣帝天下和平万物畅茂群性得
极善因时而勿扰者也近古是来天下奸邪
者衆正直者寡轻薄趍利者多敦方退静者
鲜奸者出言仧於忠言
巧伪乱眞不能辨也
遂使天下之人交相疑害悲夫作法贵於易
避而难犯救弊贵於省事而一令除去豪横
则官人安刑禁必行则官人不敢务私利官
人不敢务私利而百姓富史刑曰眚灾肆赦
赦不欲数赦数则恶者得计平人生心
恶者得计务益於奸平人生心亦爲不善
也
而贤良否塞矣人有大爲贼害官吏捕获因
广条引诬陷页良阔远牵率冀推时序卒蒙
赦宥遇贼害者讫无所快自毒而已由是平
人递生黠计吏劳政酷莫能鎭止此由数赦
之过也夫人之所以恶爲无道不义者爲其
有罚也所以勉爲有道行义者爲其有赏也
今无道不义者赦之而有道行义者被妎音/害
而不赏欲人之就善也不亦难乎世有贤主
秀士肯察此论
讫犹终也快喜也毒苦也肯可也
人怨若非不接人也神怒者非不事神也巧
佞甚人愈怨淫祀盛神益怒
洞灵眞经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