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远举着平板电脑跑来,屏幕上是“棋德榜样榜”:非洲的棋社用“诚信棋”化解了部落冲突,欧洲的学校把“容让德”编进了校规,中国的社区靠“敬人棋”评出了“和睦邻里”。“您看这条,”男孩指着段新闻,南极科考队的队员在暴风雪里让棋,说“林先生的德,比暖炉管用”。
周明轩把新闻贴在《棋乡年鉴》的最后一页,抬头时,看见夕阳把老槐树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刻着“棋德”的石板在光里泛着暖黄,像块被岁月焐热的金锭。“他这辈子没想着当圣人,”老人合上本子,“就想做杆秤,让人知道啥轻啥重——你看现在,这秤成了所有人的准星。”
天快亮时,第一缕阳光照在“昭昭棋德台”上,玉石棋子的反光在墙上投出个巨大的“德”字,旁边的玻璃窗上,霜花正顺着字的轮廓融化,像有人在悄悄描摹。周明轩推开木门,看见石桌上的薄冰裂成细小的纹,裂纹绕着未收的棋子走,竟没压碎一颗“兵”。
他知道,这是林默在说:看,棋德真的昭昭映日月了,从老街的寒风到全球的星光,从1950年的检讨到往后的千万年,只要还有人把“德”字刻在心里,这准则就永远立着,永远照着人间的棋路,让每个落子的人都明白——最好的胜利,不是把对方将死,是赢了棋,还赢了对方的尊重。
市集的炊烟混着晨光升起,孩子们举着刻字棋子跑向棋馆,木棋碰撞的脆响里,藏着最踏实的规矩。新的一天,新的棋局,正从老槐树的影子里漫出来,往更远的地方去,要让全天下都知道,真正的棋艺,不在赢了多少局,在守住了多少德,像老槐树,根扎得深,才站得稳,才能在风里雨里,给人遮出片亮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