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的雷声刚滚过老街,林默棋艺馆的“星河棋道碑”就被春雨洗得发亮,碑上的“守中致和”四个大字在雷光里泛着青,像根扎在天地间的定海神针,稳稳托着满街的新绿。周明轩站在碑前,看着周承宇将星际新发现的“黑洞棋道”刻在碑侧,其“引力平衡”原理与林默的“势均力敌”棋理严丝合缝,像宇宙在给这道碑添注脚。
“爷爷,宇宙学家证明,太爷爷的‘和局’理念,是所有文明避开‘星际内卷’的唯一解,连吞食恒星的外星族群,都在学‘守中’之道,”周承宇指着全息投影里的星系分布图,遵循棋道的星域都呈螺旋上升的和谐态,“他说‘道是撑天的柱,能顶住星河的压’,原来真能立得住寰宇。”周明轩的手掌按在发烫的碑石上,雨珠在掌心凝成小水洼,映出碑顶盘旋的燕,突然想起2120年的惊蛰,全球文明在碑前立“星河约法”,林默的虚拟影像笑着说“我就知道,道比星星结实”,那时的震颤与现在的雷声重叠,都是穿透星河的稳。
赵淑兰的藤篮里装着“立道棋”,是用撑得起岁月的硬物做的:中子星物质锻的“帅”带着恒定的重,暗物质晶体雕的“马”藏着隐形的劲,人类文明的第一块青铜“炮”裹着千年的韧,每颗棋子往石桌上一放,都能压出浅浅的痕,像道在宣告存在。老人把棋子分给围着碑石的外星访客,看他们用触须掂量中子星“帅”的重,瞳孔里映出碑上的字:“林老师当年总说,‘道要是软了,就成了被风卷的纸’,”她指着被雷劈过的老槐树桩,新枝正从裂缝里钻出来,“你看这骨,断了还能往天上长,道也一样。”
穿汉服的苏晚带着团队在发布《星河棋道大典》,书中将林默棋道拆解为“平衡公式”“共生算法”“守中模型”,在模拟的千亿年宇宙演化中,这套体系始终让文明保持“发展不掠夺”的健康态,像个永远不会翻车的罗盘。“这就是林默先生说的‘道贯永恒’,”苏晚展示着被外星文明奉为圭臬的“和局守则”,“七十年的立根,早把棋道酿成了星河的地基。”
林思棋的“时光棋廊”里,新添了“巍巍立星河展”。展厅的地面是块“道之秤”,左边放着“掠夺型文明”的衰亡数据,右边摆着“守道文明”的存续图谱,秤杆永远向右边倾斜。最中央的展台是个“道之镜”,照进去能看见自己的行为对星河的影响:有人望见自己随手捡起的垃圾,在星际链上变成保护行星的盾;有人瞥见自己教孩子“让子”的瞬间,在未来化解了场星际争端。小姑娘对着镜子笑,镜中她与林默的身影在修补道的裂缝,说:“太爷爷说‘道是千万人的手撑起来的’,您看这镜里的力,越聚越稳呢。”
午后,“全球星河道会”在雨后的晴空下开始。没有说教,只有文明代表的“道之践行”:地球展示“资源循环棋局”,火星汇报“生态共生棋谱”,连曾以侵略闻名的泽塔星系,都带来了“和解子”的新走法。当周承宇将“星河道标”升上碑顶,碑石突然发出龙吟般的响,整面碑的纹路亮起,与天上的银河连成片,像道在星河间铺了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