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崖的石头会说话。
孩子们的合脉舟刚驶过流光谷的甜痕,就听见阵连绵的回声——崖壁的石缝里渗出细小的光糖,糖液顺着岩面往下流,在地上汇成会发光的字:“等你们带‘声甜’来呢。”最小的孩子对着崖壁喊了声“甜”,回声立刻变得黏糊糊的,像裹了层糖。
双丫髻女孩掏出混界糖,往崖缝里塞了块,糖块融化的瞬间,整座崖突然震颤,石面上浮出无数细小的棋坑,坑底积着透明的液,映出孩子们的笑脸。“是‘声纹棋’!”她指着最深的坑,“《棋脉谱》说,‘崖能记声,糖能固音,落子有声,甜便生根’。”
戴斗笠的男孩对着棋坑唱《全界谣》,歌声落处,液面上立刻结出层糖膜,膜上印着声波的纹,与流光谷的光糖纹完全吻合。“是‘音糖膜’!”他用指尖碰了碰膜,膜突然化作颗棋子,棋心嵌着缕流动的光,“赵奶奶的后人说,‘声是无形的糖,能甜到心里头’。”
回音崖的原住民——那些藏在石缝里的“回音灵”,终于探出脑袋。它们的身体是半透明的石质,说话时崖壁会同步震动,像台巨大的传声筒。“我们记了太多冷寂的声,”领头的回音灵指着崖顶的“聚声巢”,“需要你们的甜声来中和,让崖壁长出暖。”
扎羊角辫的女孩把共鸣石嵌在聚声巢中央,石面立刻亮起,映出老街的棋馆——林默正坐在躺椅上,对着记甜瓶说话,声音顺着甜痕传过来,崖壁竟跟着震动,石缝里冒出细小的绿芽,芽尖上的纹是林默的笔迹:“声不断,甜不绝。”
孩子们和回音灵摆了场“传声局”。用的是音糖膜做的“声子棋”,落子需伴一声笑或一句谣,棋落处的崖壁会生出对应的纹:笑纹是暖圆,谣纹是长带,最后在崖面拼出幅巨大的“声暖图”,图上的线从回音崖一直连到星尘漠,线旁标着“需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