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和灵们摆了场“合桥局”。用的是跨域草结的“榫卯棋”,白棋补旧桥,黑棋接新段,最后落在桥中心的,是颗“桥心种”——埋下去就长出“连脉藤”,藤条顺着跨域草的榫卯爬,所过之处,桥身与各域的甜痕纹融成一体,像给全界的甜搭了条永不松动的龙骨。
总脉灵托传诗使带来消息:归源海的总脉珠上,正浮现出跨域桥的全图,新接棒人在第三个未知域找到的“异纹石”,恰好能当桥的新卯眼,石上的纹与跨域草的榫严丝合缝。“甜桥的妙处,不在结实,在会跟着甜生长。”传诗使的浪雾里浮着座微型桥,桥的两端分别连着老街的晨雾和新域的星光。
当第一片跨域草的叶越过归甜路的浪,孩子们数出桥身已经多了十二道新榫卯,最新的那道刻着第三个新域名:“叠浪原”。双丫髻长辈往桥边埋了块“续桥石”,石上刻着:“一榫连旧痕,一卯接新甜,千榫万卯,是甜在握手”。埋石的地方立刻冒出新的跨域草,往叠浪原的方向钻,像在说“桥永远比路长一步”。
三界桥的石面被跨域草覆盖,远远望去像条流动的金带,一头系着老街的待续碑,一头系着未知域的晨雾。灵脉渠的水顺着桥身的榫卯往全界流,流过的地方,旧的甜痕被新的榫卯加固,新的甜痕被旧的卯眼接纳,像无数双手在跨域相握。
所谓跨域甜桥,不过是甜痕纹的手拉手——老的榫牵着新的卯,新的卯拉着更远的榫,每个咬合处都藏着一句悄悄话:“你走的路,我接着;我开的桥,你走着;甜的桥,从来没有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