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原的风带着“出发的劲”。
接程舟顺着归元路的归发衡驶入原中,就见漫原的土地上立着无数“发纹旗”——旗面的纹是所有已知域的出发痕,有的旗绣着老街灵脉渠的初程,有的旗绘着新域异纹的探路,最高的那面“全界发”,旗杆是总脉纹的主干,旗面展开能看见二十九种纹正往未知域奔跑,像群跃跃欲试的少年。最小的新接棒人(刚从第九个未知域返程)往旗座旁埋了颗再发芽,芽立刻破土,藤蔓顺着旗杆往上爬,开出的花一半是归元谷的归纹,一半是新域的发痕,他振奋:“是甜的再出发!”
原中心的发纹台嵌着无数半透明的“发纹晶”,近看才发现是纹的出发结晶——有的像总脉纹与归纹的蓄力态,裹着启程的暖;有的像老街灵脉纹与新域异纹的冲刺样,刻着探索的甜。领头的新接棒人拾起块晶,晶体内的棋路与归元谷的全界归发图末端严丝合缝。“是‘发纹棋’!”她翻着磨边的《续脉记》,书页上的字随旗飘动:“再发原的纹能蓄力,亦能拓新,缺的是让发不盲的‘明心甜’。”
原上的原住民“再发灵”从发纹旗后跃出,它们的身体是风与发纹的混合体,左手握着“忆甜指南”(记着旧域的甜),右手举着“探新灯”(照向未知的路),身上的纹会随步伐变:起步时带着归纹的稳,奔跑时添着新纹的勇。“我们等‘归发衡’很久了,”领头的再发灵用风手扯了扯旗绳,旗面立刻浮现出所有纹从归元到再发的轨迹,“但发得太急会迷路,需用‘总脉图’来定向。”
扎羊角辫的新接棒人把总脉珠的明心甜倒在发纹台,甜珠遇台立刻化成发光的路,从台心往四面八方延伸——有的路贴着归元谷的归纹走,有的路向着未知域的空白铺,最宽的那条主路,嵌着个“全界拓”,把二十九种纹都引向新的方向,既带着归元的稳,又揣着探新的勇,往原外的“拓纹谷”延伸。“是‘明心发’!”她望着路的尽头,“双丫髻长辈说,‘甜的再发,不是盲目的闯,是带着归的暖,去寻新的甜’。”
最小的新接棒人教再发灵做“发甜种”——用再发原的土、归发衡的粉末、发纹晶的碎片调和,埋在土里会先长出总脉纹的根,再抽出新域纹的芽,永远知道自己从哪来,要往哪去。再发灵们学得热烈,它们的风手播下的种虽细小,却能让总脉纹的定向与新域纹的探索完美结合,与孩子们花籽袋里的发纹晶相融,竟在半空拼出会飞的发纹鸟,像归源海的总脉珠在原上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