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 章
林清和再次来到西市时,果然体会到了顾青云所说的“不好应付”。
登记的衙役换了一个,态度傲慢,轻易不理人。
轮到林清和时,对方轻蔑地扫他一眼,顺手掀起背篓上方的棉布,不经意问道:“前段日子,西市上卖糕点的,也是你?”
林清和笑着点头,承认了此事。
那衙役脸色沉了下来,正要发怒。似乎又想起什么,生生忍住了。
“行,交十文钱,我让人带你去摊子。”
林清和皱眉,先前他打听过,集市由县衙统一管控,摊位分两种,即短租和长租。短租的话,每日须得花个五文,长租更优惠。如果是位置不好,影响到生意的摊子,每日倒也能降个两三文。
上次为了摊位,他便多出了两文,可这次,怎么一下子要收十文?这不是抢钱么?
衙役见他迟疑,嗤笑一声:“嘁,没钱还想租摊子?”他擡起下巴,指向城门方向,语气轻佻,“喏,我给你介绍一处,城外那条道上,只要不影响车马行人,随你们摆去。”
他说的那处地方,林清和也知道。每回乘坐马车时,他都能看见道路两旁,摆摊吆喝的村民。
可问题是,那里是进出城的必经之路,车马肆虐,尘土飞扬,如何能卖糕点?
林清和掂了掂背上重量,看向周围。其余衙役各司其职,偶有空闲的,却是端着茶盏,做足了看好戏的姿态。
形势比人强。不欲过多纠缠,他交了十个铜板。
那衙役满意一笑,而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跟我来!”
七拐八拐,林清和被带到一处偏僻的巷口。
此处人烟稀少,旁边紧邻一条臭水沟。过往行人纷纷掩鼻,加快步伐,不作半点停留。说是摊子,其实仅有一方矮桌,还缺了胳膊少了腿,东西放上去,能不能站稳,都是个问题。
到了此刻,若是还看不出对方的故意针对,那便是傻子了。
林清和屏住呼吸,站远了些,“敢问,西华街的摊位,可还有余?”
那衙役也捂住口鼻,瓮声瓮气道:“没了,就这个,爱要不要!”
林清和很想深吸口气,奈何环境不许。他又往来路退了几步,“那算了,今日不卖了,麻烦差役大哥,退了我的摊费。”
衙役噎住了,似是不曾想到,他是这般回应。
“不行,摊位都租出去了,概不接受退还。无论今日你租不租,银子都别想了。”
衙役瞪了他一眼,转身就想离开。
林清和背着重重的背篓,吃力地跟在他身后,试图拦下他。
“衙门便是这般行事么?还是单单你一人如此?上次见到的王捕头,他可没像阁下,这么刁难人!”
衙役听了这话,登时恼羞成怒,狠狠打下林清和伸出的胳膊,“你胡沁些什么?我警告你,再敢拦我,我便押你回衙门!”
林清和甩了甩作痛的手臂,冷笑一声,“好啊,我也正想去趟衙门,问问此事究竟谁得理!”
“你……”那衙役气急,便要动手。
林清和转身就跑,正要高喊“捕快打杀良民”,就听见远处一道浑厚的声音,震响在耳边,“住手!”
林清和循声看去,原是王捕头来了。
今日是他轮值巡街,路过此处,便见到眼前这幕。
那衙役见他到来,迅速敛去了嚣张。想要告状,林清和却先一步道明前因后果。
王捕头肃着脸,拧眉瞪他:“原来方捕头手下,竟是这般行事?欺压良民,坑害银两,若不是我及时赶到,你是不是还要动手?”
衙役苦着脸,想起两位捕头之间的明争暗斗,不敢辩驳半句。
王松扭脸看向林清和,换上一副亲切的笑容:“小公子,咱们又见面了。”
林清和按着手臂,淡淡道:“这声‘公子’可不敢担,王捕头既来了,能否做主退了我的摊费?”
王松一口同意,并且表示,愿意免费安排个好点的摊位,替他压压惊。
林清和收了钱后,本想拒绝,转念一想,那王老汉给他添了这么多麻烦,不回敬一番,怎么都说不过去。于是他欣然同意,并提出些许要求。
临走前,王松再三致歉,说自己辜负了顾茂才的一番嘱托,让恩人家眷受了委屈,希望取得他的谅解云云。
林清和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月中那次对话后,顾青云便特意找了王松,拜托他照顾自己。只是今日很不凑巧,王捕头不在监管处当值。
“王捕头多次相助,小子感激不尽。今日之事,本就与您无关,何来的原谅?便是青云哥那里,也定是如此想法。”
见他这般通情达理,王捕头心下稍松。不由暗自庆幸,幸好对方并不追究,否则,若去告上一状,自己在衙门的地位,说不定也会受影响。
上次剿匪事件后,贵人好似审出一些了不得的消息,连带着大人也立了功,眼下正高兴着。
而顾茂才,不仅入了贵人的眼,知县对他也是颇为推崇。如果同他交恶,王松觉得,自己的仕途恐怕也看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