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立冬的第一场雪下来时,顾府众人刚搬进新宅邸,坐在膳厅围炉品尝拨霞供。
屋外大雪纷扬,飘若柳絮,屋内炉火哔啵,热雾弥漫。众人就着雪景,斟酒涮肉,神情很是放松。
这两个月过得如梦一场,变故叠生,叫人目不暇应。
先是太子薨逝,接着宫里又死了个娘娘,帝后在一连串打击之下终于病倒,宫里宫外乱成一团。幸而关键时刻,晋王带兵回京,镇住了大局。
不久,陛下有感年弱体衰,精力愈发不济,索性将皇位传给晋王,自己和太后退居宁寿宫,颐养天年,从此不再过问朝政。
太子去世,举国哀痛。按照礼制,君王可以日易月,服齐衰十二日,民间停嫁娶六十日。景帝病重起不来,朝臣建议由晋王替父服丧。
晋王同太子感情甚笃,自然无有不应的。即便礼部不提,他也要替无子的皇长兄扶棺守灵。
除服后,便是帝王登基大事。如此,朝堂内外又忙活了近一月,才逐渐步入正轨。
一朝天子一朝臣。
武帝登基后,忙活的第一件事便是钦点大理寺,尽快彻查顾青云经手的两件大案:湖州案与中秋谋逆案。
大理寺审讯期间,顾青云作为陪审,日日都得出入其中。审讯结果未出,他的功劳暂时不作定论,林清和的赏赐倒是先一步下来了。
据顾青云呈报奏折所言,林清和先有进献账簿,协理救助湖州灾疫之功,后有勇闯产房,营救皇后及大皇子的高义之举。
武帝斟酌再三,不顾群臣反对,下令敕封林清和为正五品县君,封号乃是“玉松”二字。
玉洁松贞,兰桂齐芳,这个封号背后的赞誉不可谓不高。
群臣到了此时,哪里还看不出来,陛下对顾青云夫夫的看重,比他们想象得还要深。看来,日后不仅要在朝堂上同顾大人打好关系,后宅里也得多加叮嘱,让她们有空往县君府邸多跑几趟。
殊不知,枕头风也是维系同僚交情的一大法宝啊!
林清和受封县君后,虽没有封地,每年却有三百贯钱,并三牲、黄金白银、绢帛香料等俸禄可领,一跃成为正式吃皇粮的公务员了。
林清和心里喜滋滋的。
没想到现代迟迟未曾完成的考公大计,竟在古代实现了。还是标准意义上的只拿钱、不干事,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美差吗?
顾青云功劳未定,品阶暂居夫郎之下,就连这座五进宅邸,亦是宫里钦赐给林清和的。林骁见状,不由得笑话他吃夫郎软饭。
顾青云挑了挑眉,自矜一笑:“能吃上软饭,自然也是我的本事。不像某些人,想吃还没得吃呢。”
林骁面色黑了一瞬,瞟了眼窝在县君身边,同幼崽乐得哈哈大笑的哥儿,心里怪不是滋味。
怎么旁人都靠夫郎名扬汴梁了,他这边的进展还一动不动呢?林骁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凝视顾枝的眼神里,略带了丝哀怨。
林清和偶然窥见,似笑非笑道:“林统领怎么瞧着不大高兴?难道是桌上饭菜不合口味?”
顾枝登时双眼大睁,拧眉望来,神色已多了几分狐疑与不满。
今日饭菜都是他和清和商量后定下的,更别提那道拨霞供,可是他花了无数心思研制而成,昨日已提前做过一次,无人吃了不说好!
这人吃了他半月的病号餐,如今竟敢嫌弃他的手艺了?
眼见小哥儿面色不渝,林骁立即赔罪讨饶:“县君哪里的话,枝哥儿的手艺向来有目共睹,任何人只要味觉不失常,定然说不出一个不好来。”
顾枝满意点头,收回了视线,继续照顾星星去了。
林骁一时又是庆幸,又是失落。不经意对上顾全的眼神,哑然发现,二人眼中竟是如出一辙的憋闷与懊恼。
唉,同是天涯沦落人啊!林骁心下感叹,同顾全碰了碰杯,一同饮尽这盏略显苦涩的冷酒。
林清和忍俊不禁,抿嘴失笑。觑向青云时,不出意外地捕捉到对方眼底一闪而逝的促狭。
热热闹闹的乔迁宴很快落下帷幕。
送走客人后,顾林二人并肩在廊下看雪。长廊灯火通明,林清和伸出手,几片雪花落入掌心,被他的热度一烫,逐渐化作温水淌进指缝。
顾青云握住那只手,取出帕子仔细替他擦干,不由分说地塞入狐裘里面:“夜里寒气重,你如今有了身子,更得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