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三元我虽有能力搅动这天下风云,但世事无常,瞬息万变,我不可能世事都预料到。”
“操之过急,思虑不周,刚愎自用,如果不能做到一击即中,就要学会隐忍。”
这一番话彻底的击碎了李承泽的自尊自傲,先前他不明白,明明三元可以一举拿下,却开始瞻前顾后,可他却被近在咫尺的权力蛊惑,想一步登天,却忘记了脚下的深渊。
三元从始至终一直都保持着理智,冷静,哪怕接触到权力,也没有迷失而逐渐的失去自我,也深刻的认知到了他与三元的差距。
现在,他明白了。
或许是三元的势力给他带来了自信,他开始膨胀自傲了,被权力逐渐的迷失了心智,忘记了当初自己还未遇见三元时,是如何活得小心翼翼,举步艰难。
李承泽立马起身,滋生出来的自傲已然消失,他回归了最初的本心,谦虚好学对着微生三元郑重的行礼。”三元,多谢你的教诲,我受教了。“
毫无疑问,微生三元不仅是位护夫的好妻子,也是他的前路漫漫的指明灯,还是一个很合格的老师。
微生三元没有避开,而是承了他这一礼,因为她有这个实力。
码头上人山人海,锦衣华服的乡绅富商,还有穿着整齐划一官服的地方官员,共同点就是手里都拿着沉甸甸的盒子,等待着范闲的到来。
码头上人头耸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这些都是江南地带的大小官员,乡绅富商。
就连当地的百姓都隔着一条河在指指点点,都想亲自目睹这位丢人现眼的文包公,虽说解决了库债一事,可还是去不掉那些偏见的标签。
还有,他们也想知道,这范闲会不会贪赃!
因明青达的到来,就如同水滴进了滚烫的油锅沸开,一个个见到明青达都会毕恭毕敬的行礼问候,哪怕是官员,都会对明青达点头哈腰。
由此可见,明家在江南一带的地位。
今日的明青达换上了一身崭新的新衣服,虽然比不上那些富商的锦衣华美,这身藏青色的衣服显得明青达很低调,不过他身后的明家可是一点都不低调。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明青达此时的心情还算是不错,大概是有了二殿下的保证,又或是二殿下留下的心腹,可以在范闲追查悬赏令的那些老弱病残死之前,可以把锅甩给二殿下。
哪怕母子俩不睦,可目的都是一致的,紧握三大坊,除掉范闲,必要时候,利用范闲将他们的顶头上司弄倒。
”小范大人来了!“也不知是谁嚎了一嗓子,场面开始混乱,人挤人,一个不留神就被人踩了一脚。
范闲一上岸,身后还推着一辆装满了银子的独轮车,白花花的银子晃得这些人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范闲一上来丝毫不给他们连面,就先给这些等候多时给他送礼的官员一个下马威,将他们训斥的狗血淋头,这才舒爽。
知道范闲离开,官员们纷纷退让,路的尽头是早已等待多时的明青达。
”明家家主明青达,恭迎小范大人。“
”在京都都听说过江南明家。“
”明家贱名,不足挂齿。“
”大人稍后。“
范闲等人一脸疑惑的看着离去的明青达,片刻,就看到明青达搀扶着头发花白,眼神浑浊,可依旧锐利的明老太君走过来。
”大人,这位是家母。“
”二位也是来接风的?“
被范闲训斥的官员和乡绅富商没有第一时间离去,而是在一旁吃瓜,看到明家母子俩跪下诧异中带着八卦,窃窃私语。
”江南明家,向小范大人请罪。“明老太君直接开门见山。
”何罪之有?“范闲对于明老太君当街的倚老卖老毫无波动。
明青达不慌不忙的道。
”回大人,今日江南有所谓明家悬赏令流言,导致小范大人一行遭遇波折,家母和明某只有在第一时间前来请罪,才能稍稍消减心中愧疚。“
”流言?“范闲冷眼看着理直气壮毫无心虚的母子俩。
明青达这话说得好不无辜,把自己摆在了弱者的位置上。
”悬赏令一事,实属构陷。明家也是在事发之后,方得此事。“
可范闲一个字也不信。”刺杀朝廷命官,犯了大清律法,若是构陷,没凶犯可就不能结案。“
范闲这是明晃晃的在威胁他们。
不过母子俩也不是吃素的。
”明家一定为小范大人追查凶犯。“
范闲收起了冷毅,亲自上前将明老太君搀扶起来。”总得有个时限。“
明老太君胸有成竹的说道:”就是今日。“
明青达紧跟着道。”若大人肯赏面登门,天黑之前,定给大人一个交代。“
明老太君生怕范闲不上套一样,那慈和的面容眉眼间褪去了谦卑,带着挑衅。
”明家上下,恭候小范大人到来。“
范闲不知道他们母子俩打什么主意,不过这鸿门宴他是去定了。
”我很期待,今天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