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就是这里了!(2 / 2)

首批入住的四户都是“老兵之家”的熟面孔:刘大山和妻子、独居的李老爷子、丧偶的赵阿姨,还有一对身体不太好的老夫妻。

搬家那天,小院里热闹非凡。大家互相帮忙布置新家,就像当年在部队时那样团结互助。

刘大山的小院种满了蔬菜,李老爷子带来了他心爱的兰花,赵阿姨的院子里养了一群小鸡...每个小院都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和爱好。

公共食堂开业的第一天,孟沅亲自下厨做了拿手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仿佛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老宋,你这主意真是太棒了!”刘大山竖起大拇指,“既有自己的空间,又不孤单。我这心里啊,踏实!”

然而,新的社区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住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李老爷子早起练太极的音乐声影响了爱睡懒觉的赵阿姨;刘大山的菜园施肥时,气味会飘到邻居院里...

为此,宋霆野组织制定了《小院公约》,大家民主讨论,共同遵守。每月还会召开一次“院务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令人惊喜的是,这种集体生活激发了老人们的活力。他们自发组织了各种兴趣小组: gardeng cb、读书会、棋牌社...每天的生活丰富多彩。

医疗室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村医每周来坐诊两次,为老人们检查身体;紧急呼叫系统连接着24小时值班室,确保突发情况能得到及时处理。

深秋的一天,“互助小院”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一位穿着军装的中年人。他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的,想要看看父亲曾经念念不忘的地方。

“我父亲是抗战老兵,生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战友一起养老。”中年人红着眼圈说,“如果他能活到现在,一定会喜欢这里。”

宋霆野带着他参观了小院,介绍了这里的理念和日常生活。临别时,中年人郑重地鞠了一躬:“谢谢您,实现了那么多老人的梦想。”

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宋霆野。他意识到,“互助小院”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对老兵们奉献一生的最好回报。

受到启发,宋霆野在小院里开辟了一个“老兵记忆角”,展示老照片和军功章,记录每一位入住老兵的故事。他还邀请周边学校的学生来参观,让孩子们了解历史,传承精神。

孟沅则发挥她的艺术特长,组织小院的老人们学习绘画、书法、手工艺。令人惊喜的是,很多老人展现出了惊人的艺术天赋。赵阿姨的剪纸栩栩如生,李老爷子的书法苍劲有力,刘大山的根雕独具匠心。

“每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只是以前没有机会打开。”孟沅感慨地说。

冬天来临前,小院又迎来了一对新的入住者——一位退休老师和她的丈夫。社区的规模扩大了,但温馨的氛围依旧。

最新小说: 九公主她又美又飒楚倾歌 纨绔家的小孙子 让你公司做牛马,你让总裁生了俩 乖女 你真当我是舔狗? 和女神网恋,骗她二十后果断拉黑 普女绑定了入梦系统 是忍界挚友就来亲嘴 娱乐:身为顶流,我一心只想加钱 为成文豪我痛失N个前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