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前两个世家也开始表态,他们愿意听从知府大人的安排,并且帮助推行新政。
陆津亭这才露出了笑容,说大家既然这么热情,那这新政的推行,择日不如撞日,立刻让人将自己拟出来的新政推行方法公布,并且让手下人即刻去办。
陆津亭推行的新政,并没有将当年那位尚书的内容全部沿袭下来,而是根据冀州府的情况做了改动,循序渐进,那些世家见到陆大人推行的新政,虽然也损害了部分利益,可是总体看来,也还能接受,也都点头答应了。
崔殊临这才将自己的对两艘船的分配方案拿出来,他的方案并不是将每个世家掌控一条船,而是将两艘船的利益划分到了具体的区域,只要是在冀州府风评较好的世家,都能分到一杯羹,不过根据各家势力的大小,将他们货物的范围进行了区分。
这些世家没想到他竟然会这么分,刚刚那些支持的世家中,几乎都被选中了,而那些没有表态的,全都没有机会。
这样一来,每家都能得到一部分利益,又不会得到太多,他们还要自负盈亏,这就需要他们自己去琢磨该如何做了,陆津亭自然不会管到具体的事,让他们自己好好去撕扯撕扯,或许还能有意外收获。
回去后,这些世家又聚在一起,口中直呼大意了,竟然会错了陆津亭的意思,刚刚大部分人都同意了推行新政,早知道是这样,他们也没必要松口这么快。
“若是咱们不松口,你看着吧,那陆大人只怕也不会将名额分给我们,或许就让他自家的人做了,这可是两艘船的利润,谁会舍得让出去,咱们虽然答应了,可是不代表我们就去帮忙推进啊,除非陆大人有这个本事让一定就能推行成功呢。”
几个老狐狸微微一笑,他们刚刚只是表现得急迫,可是不代表他们真的要帮忙推行新政啊,这陆大人这么年轻,哪有多少经验,只怕也只是纸上谈兵罢了。
陆津亭早就知道这帮老狐狸不会那么踏踏实实地帮忙,他只要他们不添乱就算好的了。
朝廷这边,皇上已经让人去制造出海的官船,这种官船由工部督造,需要具备放置货物,工人休息以及装备武器等特性,同时最重要的一点,那便是还要体现皇家威严,让海外那些小国只要见到他们大周的船只,便能被他的宏伟所吸引。
除了出海贸易外,还需要远扬国威,工部不敢迟疑,立刻督造起来。
而带队出海的人员,皇上这里也有几个备用的人选,他看着其中一个折子,这是崔殊临的,他向皇上请求作为这次出海的将领。
出海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回来,海上波涛汹涌,一旦迷失了方向,很可能都没机会回来,而且这一去,或许要三年五载才能回来。
不过崔殊临极力想去,皇上将永宁侯召来,问他的意见。
“皇上,吾儿有这般想法,臣并无意见,如今四海初定,还有各大将军守卫,多他一人不多,少他一人不少,他出海若能扬大周国威,那也是侯府的幸事。”
平宁侯这般说了,皇上思忖了片刻,也同意了他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