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皇帝也被坑!(1 / 2)

这日早朝皇帝显得格外疲惫。

近来边境屡遭骚扰,各地粮仓频频失火,朝中大臣互相攻讦,奏折堆积如山。

“众卿可有良策?”皇帝揉着额角问道。

新任兵部尚书出列:“陛下,边境之患在于粮草不济。若能从江南调粮...”

户部侍郎立即反驳道:“江南水患刚过,自身难保,如何调粮?”

朝堂上顿时争论不休。

陆丞冷眼旁观,发现几个平日低调的官员今日格外活跃,不断挑拨各方矛盾。

退朝后皇帝眯着眼道:“爱卿也看到了,朝中越发不太平。”

接着叹息起来,“朕总觉得,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操纵一切。”

陆丞沉吟看了过去:“陛下圣明。臣近日调查发现,各地灾情背后都有人为痕迹。特别是粮仓失火案,手法与当初永丰仓如出一辙。”

皇帝神色凝重:“又是长安道?”

他浑身透着杀意,对于江山,绝对不允许别人动摇。

“恐怕不止。”陆丞压低声音,“臣怀疑朝中还有他们的内应。”

此时禁军慌张冲了进来:“陛下!天牢出事了!周通...周通被人毒杀了!”

陆丞与皇帝对视一眼,俱是震惊。

周通关押在天牢最底层,守卫森严,如何能被毒杀?

天牢内,周通尸体已经僵硬,面目狰狞,显然死前极其痛苦。

狱卒跪地颤抖道:“陛下明鉴,小人等寸步不离,实在不知毒从何来.”

陆丞仔细检查牢房。

在墙角发现一个极细的小孔。顺着小孔方向,他在对面墙内找到一个精巧机一支银针还卡在其中。

“隔墙下毒,好手段。”陆丞冷声道。

皇帝勃然大怒:“查!给朕彻查!所有当值狱卒,一律收监审问!”

回到家中,陆丞立马召来心腹暗卫:“我要这三个月所有探监记录,特别是与周通关押相近的囚犯。”

不到半夜,暗卫就传来了消息:“国公,有一事蹊跷。周通隔壁关的是个老书生,三个月前因写反诗入狱,前日刚被释放。”

陆丞眼神一凛道:“什么背景?”

“说是江南人士,姓文,具体不详,据狱卒说,此人手无缚鸡之力,整天只是读书写字。”

陆丞沉思片刻:“找到这个文先生。”

次日,终于在床板缝隙找到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一行奇怪的符号。

“这是...”陆丞瞳孔骤缩,“太阴密码!”

二十年前,太阴王麾下使用一种特殊密码传递情报。

陆丞曾见宋文通使用过。

令他毛骨悚然:“腊月初八,皇陵祭祖,改天换日。”

腊月初八是皇室每年祭祖的大日子,皇帝将率文武百官前往皇陵,若在那日发难...

皇宫,皇帝听罢神色凝重:“爱卿认为该如何应对?”

“将计就计。”陆丞沉声道,“臣建议加强皇陵守卫,但明松暗紧,引蛇出洞。”

皇帝点头:“准奏。但此事需绝对机密。”

此时京城突然流传起一个谣言:镇国公陆丞功高震主,意图谋反!

皇帝出示那些密信:“爱卿作何解释?”

陆丞一看便知是伪造,恭敬道:“陛下明鉴,此乃反间计。臣若真要谋反,岂会如此大意?”

皇帝忽然笑道:“朕自然信得过爱卿。但朝中已有大臣联名上书,要求彻查。”

陆丞心中一沉:“陛下这是要?”

“朕准他们查。”皇帝眼中闪过狡黠,“正好借此麻痹敌人。”

陆丞露出十分理解和佩服的表情:“陛下圣明。”

当日,陆丞被“停职查办”,软禁府中。

暗地里,他继续指挥皇陵布防。

腊月初七夜,陆丞在府中研究皇陵地图,忽闻窗外异响。

他吹熄烛火,悄声移至窗边。

一道黑影掠过庭院,只见那黑影竟潜入书房,在书架上摸索什么。

“阁下找什么?”陆丞突然出声。

黑影竟是个蒙面女子:“陆国公果然名不虚传。”

陆丞皱眉:“你是何人?”

女子揭

陆丞一脸疑惑:“文先生现在何处?”

文心眼中含泪跪下:“家父已被灭口。他不过是长安道的一枚棋子,用完即弃。”

“为何告诉我这些?”陆丞警惕凝视着女子。

“因为我也是一枚棋子。”文心苦笑,“他们以家父性命相胁,逼我入宫为妃,好在适当时机毒杀皇帝。”

陆丞震惊:“你,杀皇帝?”

“但我不能这么做。”

文心坚定道,“家父临终前幡然醒悟,让我务必阻止这场阴谋。”

说着她取出一份密件:“这是长安道在皇陵的全部部署。他们的目标不只是皇帝,还有参加祭祖的所有大臣要一网打尽,彻底颠覆朝堂!”

陆丞接过密件,越看越心惊。

长安道竟在皇陵地下埋了大量火药,准备将整个皇室和朝臣炸上天!

“何时引爆?”

“明日午时,祭祖大典开始时。”文心急切道,“但引爆机关不在皇陵,而在三里外的望京台!”

陆丞立即召来暗卫:“速去望京台!若有异常,格杀勿论!”

文心又道:“还有一事。长安道首领林清,其实是……”

突然,一支毒箭射穿窗纸,直取文心咽喉!陆丞疾闪挡箭,箭矢深深扎入他的臂膀。

文心吓得脸色苍白:“国公!”

陆丞咬牙拔箭:“无妨。你刚才说林清是谁?”

文心正欲开口,突然口吐黑血——她早已中毒!

最新小说: 魂破九天秦朗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称霸从边疆小卒开始 新后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