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朝堂。”幼主下旨,“绝不姑息。”
一场大清洗展开,官员纷纷落马,京城风声鹤唳。
就在陆丞以为局势渐控时,边关传来惊天消息:
吐蕃再次入侵,领军者竟是个戴金钗面具的女将。
“金钗亲自出征了。”陆丞立即请战,“臣愿往边关退敌。”
幼主却犹豫:“国公若离京,朝中恐再生变。”
话音未落,急报又至,运河漕帮叛乱,占领粮仓,断绝漕运,陆丞心沉谷底,金钗这是双管齐下,让他首尾难顾。
白小郎主动请缨:“国公赴边关退敌,京中之事交给我。”
陆丞郑重道:“务必保护好陛下。”
边关战事惨烈。金钗用兵如神,连破三城。
更可怕的是,她麾下多是女兵,作战凶猛,被称为“罗刹军”。
陆丞苦战半月,终于稳住阵脚,这日两军对阵,金钗亲自出马。
“陆国公。别来无恙?”她声音经过伪装,陆丞能够一听就认出来。
陆丞皱眉冷声看过去:“金钗,你祸乱朝纲,涂炭生灵,罪该万死。”
金钗轻笑,语气中露出几分爱才来:“成王败寇罢了,若你愿归顺,我许你并肩王之位。”
陆丞怒极:“休想。”
二人激战百余合,难分胜负。
突然,金钗面甲被挑落,露出真容竟是已死的璇玑。
“是你。”陆丞震惊道:“你没死?”
璇玑不由自主地冷笑起来:“师姐当然死了,我才是真正的金钗,璇玑的孪生妹妹,璇玑。”
陆丞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好个李代桃僵。”
璇玑突然撒出毒粉,随即得意狂笑:“陆丞,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陆丞急闪,却仍吸入少许,顿觉天旋地转,亲兵拼死救回,大军被迫后撤。
军医面色凝重,“国公中的是奇毒‘百日醉’,需独门解药...”
陆丞苦笑:“又是毒...金家真是毒术传家。”
这时京城来信,白小郎成功平定漕帮之乱,但重伤昏迷,朝中又现金钗余党,局势危急。
陆丞心急如焚,却因毒伤无法驰援正当绝望之际,一个神秘人夜访军营。
来人披斗篷,递上药瓶,“此药可解百日醉。”
陆丞警惕道:“阁下是谁?”
来人揭下斗篷,竟是本该在冷宫的太子妃,陆丞本能地喊出一句话,“是你?”
太子妃跪地泣道:“妾身罪该万死,但求国公救救太子。”
原来太子并未出家,而是被璇玑囚禁,太子妃为救夫君暗中相助。
陆丞服下解药,果然剧毒渐消,他立即整军备战,同时飞鸽传书京城。
三日后,总攻开始。
陆丞亲率精锐直取中军,与璇玑再次对决。
“你竟解了毒?”璇玑震惊,那可是天下奇毒,从来没人能解过,陆丞竟然能解,她有些不愿意相信。
陆丞冷笑:“邪不胜正。”
接着又是一番大战,比之前还要凶狠。
此时京城也展开行动白小郎带伤指挥,一举擒获朝中金钗余党。
边关战场上,陆丞越战越勇。
璇玑渐感不支,突然吹响骨笛。地面裂开,涌出无数毒虫。
“小心。”太子妃惊呼道:“这是金家蛊术。”
陆丞急令后撤,却已有多名士兵中毒倒地,璇玑先狂笑起来:“陆丞,今日让你见识金家真正的力量。”
危急时刻,太子妃突然冲上前洒出药粉:“这是我偷来的雄黄粉,可克毒虫。”
毒虫遇药纷纷退散,璇玑怒极:“叛徒。”
接着,一箭射向太子妃,陆丞疾闪挡箭,箭矢穿透肩甲。
他忍痛反击,一剑刺中璇玑心口。
璇玑倒地,惨笑:“你赢了,但金家不会亡,姐姐会为我报仇。”
陆丞急问道:“你姐姐是谁?”
璇玑却已气绝,大战结束,金钗军溃散,陆丞救出被囚的太子,班师回朝。
京城欢腾,幼主亲自迎出城外。
太子夫妇跪地请罪,愿削发为僧尼赎罪。
陆丞却脸色怪异道:“陛下,太子也是受害者。不如让他们戴罪立功。”
幼主仁厚,准其所请,朝堂渐渐恢复清明。
庆功宴上,陆丞却忧心忡忡。
白小郎先问道:“国公还在想璇玑临终的话?”
陆丞点头:“她说‘姐姐会为我报仇仇’,可我查过,璇玑并无姐妹。”
突然他想起一人,心中忍不住唏嘘:“除非...除非是那个本该已死的人。”
他立即赶往皇陵,开棺验尸。
然而璇玑的棺木中是空的。
“她没死。”陆丞骇然,一脸的不可置信:“真正的金钗首领还是璇玑。”
与此同时,江南玲珑阁废墟下。
一个宫装女子轻抚金钗,冷笑:“好妹妹,你替姐姐死了,姐姐会记得你的。”
她望向京城方向:“陆丞,我们很快会再见的。”
面纱之下赫然是已死的璇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