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网游 > 替兄从军成战神,归来问我要战功 > 第229章 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微服私访!

第229章 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微服私访!(1 / 2)

流民事件像一根刺,扎在陆丞心里。

他没有在常州府城过多停留,只是循例巡查,对王家村田地一事并未深究,仿佛只是路过插曲。

但暗地里他让沈师爷派人悄悄尾随那些流民,查探他们的真实去向和背后指使。

巡查队伍继续前行,经江镇,过扬州,一路所见,官场积弊大同小异,豪强与官吏勾结的影子若隐若现。

而江州赵这个名字如同幽灵,开始在不同场合被微妙地提及。

有时是某位官员无意间的感慨几句,“如今生意难做,多亏赵会长协调”。

有时是某桩商事纠纷背后,隐约有赵家势力的痕迹。

这一日抵达淮安府。

陆丞入驻驿馆后,并未急于召见地方官员,而是换了一身便服,只带一名护卫去了城中最热闹的漕运码头。

陆丞在一处茶摊坐下,要了一壶粗茶,看似悠闲地观察着往来人流。

他注意到码头上搬运的力夫虽多,但秩序井然,似乎被几個不同的帮派划分了地盘。

而一些明显是官粮的漕船附近,护卫格外森严,与商船区的松散形成对比。

“老丈,这码头上的活儿好干吗?”陆丞给旁边一位歇脚的老力夫倒了碗茶,搭话道。

老力夫接过茶,叹了口气:“混口饭吃罢了,如今规矩多抽成也重,哪像以前。”

“哦?什么规矩?”

“客官是外地人吧?”

老力夫压低声音,“这淮安码头,现在主要是义安帮说了算。

想在这里揽活儿,得先拜码头,交份子钱。

搬运官粮的活儿,更是碰不得,那是帮里和官爷们把持着的。”

“义安帮?头领是谁?”

“听说姓胡,外号胡疤脸,厉害得很,手眼通天。”

老力夫左右看看,不敢再多言,喝完茶便匆匆走了。

陆丞心中了然。漕运之弊,历来是朝廷心腹大患。

看来这淮安府,问题不小。

回到驿馆,淮安知府已率领属官在等候。

知府姓孙,一脸和气生财的模样。

见面便是一通奉承,说陆大人巡查辛苦,已备下接风宴云云。

陆丞婉拒了宴请,直接进入正题,要求调阅近年漕粮运输、仓储以及相关刑案卷宗。

孙知府脸上笑容不变,连声答应,眼神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接下来的几日,陆丞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之中。

他发现,淮安府的漕粮账目看似平整,但仔细核对,却能发现许多细微的错节,比如损耗率略高于定例雇役银两支出模糊,几起涉及漕粮的盗窃案最终都不了了之。

更重要的是,在一份旧年漕丁斗殴致死的卷宗里,他看到了义安帮的字样。

但案卷记录却语焉不详,最后以误伤定论。

而尸格单上记载的伤痕,与斗殴所致明显不符。

陆丞将这份卷宗单独抽出。

当晚孙知府独自来到驿馆求见,神色不似白日从容。

“陆大人,下官有下情禀报。”孙知府搓着手,额上见汗。

“孙府台请讲。”

“关于漕运之事,其中牵涉甚广,盘根错节。

有些惯例虽不合明文,却也是无奈之举,只为保障漕粮按时北运,不致耽误朝廷大事。

若一味深究,恐引发动荡啊。”

孙知府言辞恳切,甚至带着一丝哀求。

陆丞看着他:“孙府台的意思是,为了朝廷大事,便可默许不法之事?”

“下官绝非此意。”

孙知府忙道,“只是水至清则无鱼。这淮安漕运,关系到上下多少人的饭碗,乃至身家性命。

前任按察使也曾过问,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大人新官上任,何必趟这浑水,自寻烦恼呢?”

这话已是半是劝解,半是威胁。

陆丞沉默片刻,道:“本官职责所在,不敢因私废公。漕运关乎国计民生,更需清明。有何隐情,孙府台但说无妨,本官自有分寸。”

孙知府见陆丞态度坚决,知道难以说服,只得叹道:“下官实在有难言之隐。总之,大人万事小心。”

说完便匆匆告辞,仿佛怕再多待一刻就会发生什么事。

孙知府走后,沈师爷从屏风后转出:“东翁,看来这淮安府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孙知府似乎受到极大压力。”

陆丞用手指轻轻敲着那份关于义安帮的卷宗:“压力来自何方?是帮派本身,还是他们背后的人?”

他想起老力夫说的手眼通天,想起流民事件中隐约浮现的赵永仁的影子。

一个商会会长,能把手伸到淮安的漕运上来吗?

最新小说: 魂破九天秦朗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称霸从边疆小卒开始 新后 让你娶公主,你怎么想株连九族? 侯门庶子 模型带我横扫异界殖民者 王猛传奇 福晋还年幼 隋唐:只手挽天倾,我护大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