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禁的第十日,期限将至。
乾清宫内的消息封锁得极好,皇帝静养的情况外界无从得知。
但越是平静暗处的涌动就越发激烈。
这日清晨,一封八百里加急的军报打破了表面的宁静。
边关急奏,北境几个部落突然异动,频繁骚扰边境哨所,规模虽不大但时机蹊跷。
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
“殿下,北境虽是小患但不可不防。
应即刻调派附近卫所兵马增援,以防事态扩大。”
兵部尚书刘滚出列奏道。
太子颔首,“准奏,着兵部即刻办理。”
这时,一位平日不太起眼的御史出列。
朗声道:“殿下,臣以为北境异动,或与近日朝中流言有关。”
众人目光聚焦于他。
“哦?有何关联?”太子问。
“陛下久不视朝,朝野已有诸多猜测。
北虏恐是听闻我朝中枢不稳,故而生出觊觎之心。
此乃外患借内忧而生。
当务之急,是澄清流言稳定人心。
臣恳请殿下,允百官探视陛下以安天下之心。”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不少官员附和。
“臣附议。”
“陛下龙体关乎国本,臣等忧心如焚,请殿下恩准探视。”
太子坐在位上,手心微微出汗。他看向陆丞。
陆丞面无表情。
他知道这是对方策划好的步步紧逼。
利用北境军情,借题发挥,将探视陛下的诉求摆到明面上。
若应允,皇帝现状一旦暴露软禁之事坐实,他与太子立刻身败名裂。
若不应允,则更显心虚,流言愈演愈烈同样动摇国本。
这是一个两难陷阱。
“陛下静养乃太医严令,恐不宜打扰。”太子斟酌着词句。
“殿下,”那位御史步步紧逼,“只需让臣等远远望陛下一眼,确认陛下安好即可。
若陛下真的需要静养,臣等绝不敢惊扰圣驾。”
“这……”太子语塞。
陆丞缓缓出列。“陛下龙体自有太医照料。
尔等一再要求探视,是信不过太医,还是信不过太子殿下,亦或是别有用心。”
他目光扫过那名御史和附议的官员,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
那御史脸色微变,强自镇定。“陆相此言下官不敢当。
下官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忠心?”陆丞淡淡道,“北境些许骚动,便与朝中流言强行关联,动摇人心,此乃忠臣所为?陛下静养期间。
一再要求面圣惊扰圣驾,此乃忠臣所为?”
他连续两问,让那御史一时哑口。
陆丞转向太子,躬身道:“殿下,陛下静养乃当前第一要务。
北境之事兵部自有方略。
至于流言,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臣相信真相大白之日一切自有公论。”
太子定了定神。“陆爱卿所言极是。
探视之事休要再提,退朝。”
退朝后,太子与陆丞回到文华殿。
“陆先生,这样强硬拒绝,只怕流言更甚。”太子忧心忡忡。
“殿下,此刻退缩便是万劫不复。”
陆丞道,“他们越是急越是说明他们害怕。”
“他们怕什么?”
“怕我们找到证据。”
陆丞目光深邃,“怕江南之事,即将水落石出。”
话音刚落,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进来在太子耳边低语几句。
太子脸色顿变,挥手让小太监退下。
“陆先生,刚收到密报,父皇今晨试图强行出宫被侍卫拦下,如今在乾清宫内情绪极为激动。”
陆丞心一沉。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皇帝这边快要控制不住了。
“殿下,臣去一趟乾清宫。”
乾清宫内,一片狼藉。皇帝披头散发,双目赤红,对着拦在门内的侍卫嘶吼。
“放肆,你们这些狗奴才。
竟敢拦朕,朕要出去。
朕要见仙师。”
陆丞走进殿内,挥手让侍卫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