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志愈发坚韧,剑意更添几分狠厉。
数十招后他一剑挑飞了对手的弯刀,剑尖抵住了其咽喉。
“说。”
那首领看着陆丞冰冷的眼神。
知道难逃一死,惨然道:“告诉你也无妨,我们来自西方神圣罗马帝国。
你们的丝绸瓷器、茶叶还有这片富饶的土地早就该换主人了。
无相那个蠢货不过是我们利用的一枚棋子。
可惜功亏一篑。”
神圣罗马帝国?
西方?
陆丞心中巨震。
原来在遥远的西方还有如此强大的帝国,一直对大周虎视眈眈。
他手腕一抖,结果了这名首领的性命。
战斗也接近尾声,红毛夷与黑蛇会残部被尽数歼灭。
清理战场时,陆丞找到了部分往来信件,证实了这名首领的话。
一个名为神圣罗马帝国的两方势力,早已开始渗透大周。
无相红毛夷都曾被其利用。
外患,远比想象的更加深远。
解决了幽灵湾的威胁,漕运粮道恢复畅通。陆丞不敢久留,立刻押解着俘虏和证据,返回金陵。
他必须尽快让朝廷,让皇帝,意识到这个来自遥远西方的、更加致命的威胁。
幽灵湾一战,缴获的信件与俘虏的口供。
揭示了一个远比鞑靼犯边更为深远的威胁—来自西方神圣罗马帝国的渗透与觊觎。
陆丞心知此事关乎国运不敢怠慢。
将东海善后事宜交由刘滚,自己则带着关键证据与人证星夜兼程返回金陵。
皇宫武安帝书房。
烛火通明,映照着年幼皇帝略显苍白的脸,以及珠帘后太后模糊却难掩惊容的身影。
陆丞将幽灵湾所得一一呈上。
“西方神圣罗马帝国,其船坚炮利疆域辽阔,早有东进之心。
无相妖道、红手夷海盗乃至之前朝中一些动荡背后皆有彼等黑手推动。
其目的便是要搅乱我大周,伺机而入。”
陆丞声音沉缓,却字字千钧。
武安帝看着那些异域文字的书信,以及俘虏画押的供状。
小手微微颤抖:“太傅这西方夷人竟如此险恶?”
太后在帘后尖声道:“摄政王此言可有实证?
莫不是为推脱北疆战事不利故弄玄虚?”
陆丞抬眼目光似能穿透珠帘:“太后,人证物证俱在。
红毛夷火炮之利太后应有所闻。
此等利器便是来自西方。
彼等亡我之心不死,若我等仍沉溺内斗无视外患。
则一旦其大军东来恐非今日北疆胡虏之祸可比。”
他转向皇帝恳切道:“陛下北疆之战乃疥癣之疾。
西夷之患实心腹大患。
臣请陛下即刻下旨,加强沿海防务筹建新式水师,广开译馆了解西夷情势,并遣使西行探其虚实。”
武安帝被陆丞语气中的急迫所感染,看向珠帘:“母后,您看……”
太后沉默片刻,她虽对陆丞心存忌惮。
但西方夷人的威胁,让她感到了另一种更巨大的恐惧。
她最终冷声道:“既然摄政王言之凿凿,便依你所奏。
然北疆战事未平国库空虚,筹建水师遣使西行,钱粮从何而来?”
“臣已有计较。”
陆丞道,“可发行海防债,向民间商贾富户借贷,以未来海关税收为抵押。
同时,开放部分沿海口岸,允与友好番邦有限贸易增加税入。
至于遣使之费,可由内帑先行支应。”
这是要动摇祖制了。但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
武安帝看了看陆丞,又看了看沉默的太后,最终点头:“便依太傅所言。”
朝会上,陆丞将西方威胁公之于众,并提出应对之策,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保守派官员强烈反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与夷人交往有损天朝体统,发行债券更是与民争利。
“王爷。
与夷人通商,岂非引狼入室?”
“发行债券,空耗国帑,若将来无法偿还,朝廷威信何在?”
面对质疑,陆丞力排众议:“诸位。
时代已变。
西夷船炮远胜我朝,若我等仍故步自封无异于坐以待毙。
通商非为牟利乃为知彼。
债券非为敛财乃为自强。
唯有师夷长技以制夷方能保我大周社稷无恙。”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部分有识之士如莫言周忱等,纷纷出言支持。
最终在陆丞的坚持和部分官员的附议下,武安帝下旨,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由陆丞兼领负责对外交涉、海防、通商等事宜。
同时谕令户部发行海防债券。
政策颁布,阻力重重。
地方官员阳奉阴违,保守士子口诛笔伐,筹措资金亦是步履维艰。
然而陆丞不为所动。
他一方面督促戚广文、刘滚等人加紧整备沿海防务,仿制西夷火炮战船。
另一方面通过莫言等人,暗中联络江南有远见的商贾。
说服他们认购债券,参与海上贸易。
更重要的是选拔西行使者。
此人需胆识过人,精通汉语,更需对大周绝对忠诚。
几经筛选,陆丞选中了原翰林院编修通晓数种番语,曾因上书要求了解海外情势而被贬黜的徐光启。
摄政王府内,陆丞亲自为徐光启斟茶。
“徐先生,西行之路万里波涛凶险莫测,更兼西夷敌友难辨。
探明西夷虚实,关乎我大周百年国运。
此重任非先生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