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权。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这是最不可能接受的。
不管天幕当中如何吹嘘‘三省六部制’,实际上嬴政心底并没有变革旧制的想法。
因为他觉得目前的三公九卿,就能够维系的了大秦帝国的统治了。
只不过,很快嬴政的想法就被打脸了。
“内外朝议的开端,实际上源自于昭武六年夏。”
“就在天下承平、百业待兴的时候,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归附不久的荆楚之地爆发。”
主播的表情,就在此刻变得沉重。
“它犹如一场无形的‘大考’,给刚稳固了六年的大秦天下,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主播话语落下,天幕画面骤然切换。
天幕下方,九州各地都仿佛被拉入了一场末日一般的灾难当中1.
乌云如墨,遮天蔽日,暴雨如注,连下了整整一月。
江水、汉水同时暴涨,浑浊的洪涛更是如同脱缰的野马,冲垮了年久失修的堤坝。
广阔的田野和村庄,被洪水以摧枯拉朽之势吞没。
而比起洪水更为可怕的,那就是帝国中枢面对这样危机,所表现的迟缓。
不多时,天幕的画面落在了南郡的郡守府上。
郡守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秦吏,始皇帝时期就已经商人,为人恪守律法。
可以说,相当死板。
他面对着滔天洪水,选择的不是以最高等级的‘八百里加急’上报,而是按照过往程序,先派出手下吏员乘小舟勘察。
接着,再召集郡尉、郡丞进行反复商议,然后斟酌字句力图起草一份完美的奏疏。
画面中,一道浸透了雨水的十万火急灾情奏报,就在地方亭、道、县、郡层层流转。
当奏疏抵达咸阳丞相府的时候,已经白白浪费了半个月的时间。
帝国中枢的僵化,就在此刻可见一斑。
而这场奏报到来的时候,灾情已经彻底扩大了。
天幕画面,在这时候给到了萧何身上。
此时,他已经接替了冯去疾,成为了帝国的首辅。
面对危机他没有慌乱,反而一夜间将堆积如山的文书分类、批阅、汇总,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丞相府灯火通明,数百名书吏穿梭其中,协助萧何。
而萧何一人协调多方,让人核算巴蜀粮仓存粮,同时联络治粟内史来苹果谷漕运能力,自己也在奋笔疾书草拟应对方案。
然而,九卿衙门却因为权责划分,还有突如其来的压力,陷入了相互推诿扯皮当中。
时间不等人,萧何因而当机立断,手持皇帝的信物直接闯入了治粟内史官署。
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半月内,巴蜀之粮必须装船启运,驰援荆楚,若有延误,陛下问罪,我萧何愿一力承担!”
为了救灾,萧何自然顾不得许多了。
而天幕的画面,亦是在这时候定格在了萧何布满血色的双眸。
“萧何是个有能力的丞相,在他任上实现了‘二世之乱’以后的大秦再兴。”
“但萧何是个‘能臣’不错,若主政者不是萧何,‘三公九卿’这套陈旧、臃肿、权责不清的制度,是否会酿成如同‘二世之乱’的巨大灾难?”
画面闪过,定格在了胡亥和赵高,还有被腰斩的李斯的身上。
现实中。
“‘二世之乱’,好一个二世之乱啊。”
天幕的画面,让嬴政不由得再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