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支持双方的学者同时争吵起来,而在这里还有来自于韩国的一位旧臣。
他听着《采薇》这首诗,想起了自己早已覆灭的故国,不由得眼圈泛红,面露悲戚之色,却又不敢出言反驳。
现实。
章台殿的气氛,同样因此变得微妙。
扶苏的脸上露出了不忍,觉得老儒生所说的,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父皇,”他站了出来,抱拳而道,“现如今我大秦《秦礼》还未完工,或许可以参照天幕所示查漏补缺。”
“儿臣以为,老博士所言极是,此等诗歌应当保留,若是强行禁绝,怕是会适得其反。”
《秦礼》是个大工程,之前见到天幕所示《秦礼》编纂完成带来的好处,嬴政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展开。
但,如何编纂《秦礼》使其符合如今时代需求,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其中最为关键的,那就是《秦礼》不能汇入反秦的思想,明确的让人怀念其六国。
御座上,嬴政听着扶苏的话却眉头紧锁。
《秦礼》包容百家,若是留下此等诗歌的话,嬴政担心有六国之人借《秦礼》的名义,起反秦之心。
若是不留的话,此举以‘文字’定刑狱,做出处置,怕是比起自己的‘焚书’之举,更加恶名昭彰。
“天幕上的你,会如何会如何决断呢?”
嬴政抬起头来,目光盯着天幕上方的变化。
云层上面,主播的声音响起,再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采薇》之辩如果是只是理念之别,但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这场关于‘祭祀规格’的冲突,则直接触及了帝国的核心秩序——军功爵制。”
画面切换。
一座刚刚落成不久的、气势恢宏的“大秦忠烈祠”前。
这是昭武帝下令修建,用以祭祀所有为大秦战死将士的最高祠庙。
“昭武九年,皇帝即将主持第一次对平乱中所有战死将士进行的全国性祭祀。”
“然而,在制定典礼仪轨之时,一场更为激烈的冲突,轰然爆发。”
画面中,数名博士官,与一群礼官,正与几位身披重甲、气势迫人的老将军激烈地对峙着。
“不可!”老儒生手持礼器,寸步不让,他的身后,是数十名支持他的儒生博士,“《周礼·祭法》有云,礼有等差,尊卑有序!
大将军为国捐躯,当用牛、羊、猪三牲齐备之‘太牢’之礼,此乃国之尊崇!
校尉、都尉,当用羊、猪二牲之‘少牢’!而普通士卒,则用‘特牲’(一猪)即可,此乃千古定制,岂能擅改!”
礼乐祭祀,自有定制。
若是人人皆享同等祭祀,损害的就是天下纲常,以及‘军功爵’制最为关键的等级秩序。
所以,老儒生是绝对不能接受老将军提出的同等祭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