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大唐军队暂停前进的时候,平壤城内,高句丽王高建武正在和手下商议对策。
“大王,唐军已经停止前进了。看来他们的那个后勤总管确实不简单。”一个将军汇报道。
高建武的脸色很难看:“这个程岩,坏了我们的大计。原本想引他们到龙门峡,利用地形优势歼灭唐军主力,现在看来是不行了。”
“大王,要不我们主动出击?”另一个将军建议。
“不行。”高建武摇头,“唐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野战我们占不到便宜。还是要想办法把他们引到对我们有利的地方。”
“那怎么办?”
高建武在殿内踱了几步,突然眼中闪过一丝狠毒:“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派人去联系百济和新罗,让他们从后方袭击唐军的补给线。”
“可是百济和新罗会答应吗?”
“他们不敢不答应。”高建武冷笑,“唐军如果占领了我们高句丽,下一个目标就是他们。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应该明白。”
三天后,程岩正在检查粮草库存,王玄策匆匆跑来:“侯爷,不好了!后方传来消息,百济和新罗的军队突然出现,正在攻击我们的补给线!”
程岩脸色一变:“什么时候的事?”
“就在昨天晚上。他们趁着夜色偷袭了我们在辽东的几个补给站,烧毁了大量粮草。”
程岩快速计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消耗速度,我们的粮草最多还能支撑半个月。”
“那怎么办?”王玄策急道。
程岩在帐内踱了几步,突然停下来:“玄策,你立刻派人回长安,向陛下汇报这里的情况。同时让京兆府加紧征收粮草,通过海路运到辽东。”
“海路?”王玄策有些疑惑。
“对,海路。”程岩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陆路被敌军切断了,但海路他们管不到。虽然海运风险大一些,但总比坐以待毙强。”
正说着,李世民走了进来,脸色很不好看:“程岩,后方的情况你知道了?”
“臣已经知道了,正在想办法解决。”
李世民坐下来,揉了揉太阳穴:“朕真是小看了这些高句丽人。没想到他们还有这一手。”
“陛下,臣有一个建议。”程岩上前一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怎么主动出击?”
程岩走到地图前:“臣建议分兵一路,直接攻打百济和新罗。他们既然敢偷袭我们,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兴趣:“详细说说。”
“百济和新罗的军队主力都用来偷袭我们的补给线了,他们的都城防御必然空虚。”程岩在地图上画了几条线,“我们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绕过高句丽的防线,直接攻打他们的都城。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回师自救,我们的补给线自然就安全了。”
李靖听了,忍不住拍手叫好:“妙计!这叫围魏救赵!”
“不过,”程岩话锋一转,“这支部队的后勤保障会更加困难。需要完全依靠就地补给。”
李世民看着程岩:“你觉得谁适合领这支部队?”
程岩毫不犹豫地回答:“臣愿意去!”
李世民有些意外:“你?可是你是后勤总管,怎么能离开大军?”
“陛下,现在的情况已经不是单纯的后勤问题了。”程岩的声音很坚定,“臣不仅要保证大军的后勤供应,还要解决威胁后勤的根源。”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儿,最终点头:“好!朕给你一万精兵,你去收拾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国。不过,你要记住,安全第一。”
“臣遵旨!”程岩跪下领命。
李靖走过来,拍了拍程岩的肩膀:“程岩,这次任务凶险异常,你可要小心。”
“多谢李将军关心。”程岩站起身,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臣有信心完成任务。”
看着程岩坚定的背影,李世民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妹夫不仅有治国的才能,还有统军的天赋,真是难得的人才。如果这次任务能够成功,程岩在军中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而程岩心中也是激动不已。这次独立领军的机会,正是他证明自己军事能力的绝佳时机。如果能够成功,他在大唐的地位将会彻底巩固。
我会避免使用“非常、十分、极其、相当、特别”等空乏量词,保持前文的叙事节奏和氛围感。
**第五十一章:奇兵突袭/程岩展现统帅之能/百济王:这个唐将怎么打仗不按套路来?**
夜色如墨,辽东海岸边。
程岩带着一万精兵悄然登船。这些都是从各军中挑选出来的精锐,个个身手不凡。
“侯爷,这次我们真的要绕海路攻打百济?”副将张亮有些担心,“海上风浪难测,万一遇到风暴…”
程岩看着远处的海面,月光在波浪上闪闪发光:“张将军,你觉得百济人会想到我们走海路吗?”
张亮摇摇头:“应该想不到。他们肯定以为我们会从陆路反击。”
“这就对了。”程岩登上主船,“兵者,诡道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才是用兵之道。”
王玄策跟在后面,怀里抱着一个包袱:“侯爷,这是您要的百济地图和官员名册。”
程岩接过包袱,仔细查看。这些资料都是他之前派探子收集的,详细记录了百济都城泗沘城的防务情况。
“泗沘城现在只有三千守军,其余主力都去偷袭我们的补给线了。”程岩指着地图上的标记,“我们要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一举拿下泗沘城。”
船队在夜色中悄然出发。程岩站在船头,海风吹动他的衣袍,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这次行动,不仅是为了解决后勤危机,更是他独立统军的第一战。成败在此一举。
***
三天后,百济都城泗沘城。
百济王扶余义慈正在宫中宴请群臣,庆祝偷袭唐军补给线的胜利。
“大王,我军这次偷袭成功,烧毁了唐军大量粮草。”一个将军得意地汇报,“用不了多久,唐军就会因为缺粮而撤退。”
扶余义慈端起酒杯,满脸得意:“好!这次我们和高句丽、新罗联手,一定能把唐军赶出辽东!”
群臣纷纷举杯附和,宴会气氛热烈。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慌张地跑了进来:“大王!不好了!海上出现了唐军的船队!”
扶余义慈手中的酒杯差点掉在地上:“什么?唐军怎么会从海上来?”
“不知道啊,大王!他们的船队很大,少说也有上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