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老两口紧锁的心门。
刘叔长叹一声:“既然少爷这么说...那就让他试试吧。“
刘嬷嬷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少爷的大恩大德,我们刘家没齿难忘...“
正说着,院门被猛地推开。大壮气喘吁吁地冲进来,看见院中的情形,顿时呆立在原地。
“爹?娘?程哥?“
刘叔站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去了好好干,别辜负少爷的期望。“
大壮不敢置信地看着父母,又看向程岩,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刘嬷嬷一把抱住儿子,眼泪打湿了大壮的衣襟:“儿啊,要好好的...“
大壮跪在地上,抱着母亲嚎啕大哭。这个能徒手搏狼的汉子,此刻哭得像个孩子。
程岩悄悄退出院子,将空间留给这一家人。院外的大槐树上,几只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三日后,程岩亲自驾着驴车,送大壮前往州府。
驴车上堆满了刘嬷嬷准备的干粮和衣物,大壮穿着程岩新买的靛蓝色短打,腰间系着一条牛皮腰带,看起来精神抖擞。
“程哥,这腰带太贵重了...“大壮不停地摸着腰带上精致的铜扣。
“护卫要有护卫的样子。“程岩甩了个鞭花,“记住,去了先观察,少说话,多做事。“
大壮重重点头,阳光照在他刚毅的脸上,勾勒出一道坚硬的轮廓。
州府城墙比县城高大许多,守门的兵卒检查路引时,大壮紧张得手心冒汗。
“放轻松。“程岩低声道,“记住我跟你说的话。“
李通判的府邸在城东,朱红色的大门上钉着碗口大的铜钉。门房见是程岩,连忙进去通报。
不多时,一个管事模样的人出来引路:“程公子,大人正在书房等您。“
穿过三道院落,程岩被带到一间雅致的书房。李通判正在挥毫泼墨,见他们进来,只是微微颔首。
“大人。“程岩恭敬行礼,“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刘大壮。“
李通判搁下毛笔,锐利的目光在大壮身上扫过:“听说你力气很大?“
大壮抱拳行礼:“回大人,俺...属下能举起两百斤的石锁。“
李通判挑了挑眉:“演示看看。“
院中正好有个练武用的石锁,大壮深吸一口气,单手就将石锁举过头顶,稳稳地停了三息才放下。
李通判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错。会骑马吗?“
“会!“大壮挺起胸膛,“程哥教过俺。“
程岩适时递上一封信:“大人,这是小人的举荐信。“
李通判拆开看了看,突然笑道:“程公子好文采,把这刘大壮夸得天上有地上无。“
程岩微笑:“句句属实。“
李通判沉吟片刻,唤来一个侍卫:“带他去军营登记,暂编入巡防营。“
大壮激动得浑身发抖,跪下就要磕头,被程岩一把拉住:“军中不兴这个,行礼即可。“
大壮连忙抱拳:“多谢大人!属下一定尽心竭力!“
手续办完后,程岩将大壮送到军营。营房里已经住了五个汉子,见新人进来,都投来打量的目光。
程岩从怀中掏出一个沉甸甸的布袋:“这里有二十贯钱,打点关系用。“
大壮连连摆手:“程哥,这、这太多了!“
程岩硬塞进他手里:“记住三点:第一,勤练武艺;第二,少说多做;第三,遇到难处,立刻给我捎信。“
大壮重重点头,眼中的泪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程岩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走出军营时,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一直延伸到营房门口那个伫立的身影脚下。
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但程岩相信,以刘大壮的忠勇,定能在军中闯出一片天地。
回到县里已是深夜。程岩刚推开家门,就看见程宁提着灯笼站在院中,小脸上写满担忧。
“兄长!“她快步迎上来,“周记皮货的人今早在集市上闹事,打伤了咱们送货的王小二!“
程岩眼神一冷:“人呢?“
“刘叔已经送去医馆了,伤得不重。“程宁咬着嘴唇,“可他们扬言要告到县衙去...“
程岩冷笑一声,看来县丞周康是憋不住了。他原以为有了李通判的关系,对方会收敛些,没想到竟变本加厉。
“宁儿,备笔墨。“
程宁担忧道:“兄长,要不要先找钱伯父商量?“
程岩摇头:“钱伯父的面子,县丞已经不怕了。这次,得让李通判亲自敲打他。“
写罢信,程岩站在窗前,望着县衙方向。月光下,他的眼神冷得像冰。
商场的暗箭他接得住,但若伤了他的人,就别怪他心狠手辣!
五日后,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全县——县丞周康被调往边远小县,明升暗降。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程氏作坊前突然多了一队巡逻的府兵。领头的汉子身着戎装,腰挎横刀,威风凛凛。
“程哥!“刘大壮翻身下马,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李大人派俺回来驻防,看哪个不长眼的还敢闹事!“
阳光下,他胸前的铜甲闪闪发光,照得人几乎睁不开眼。
程岩望着这个焕然一新的年轻人,欣慰地笑了。曾经的憨厚帮工,如今已是威风凛凛的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