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时,两骑并辔行至漕河渡口。李泰的照夜玉狮子突然停下脚步,低头嗅着新铺的水泥地面。程岩顺着马儿的视线看去,发现地面上嵌着几粒金黄的玉米——是方才王守拙他们搬运时洒落的种子。
“程侯可知道,为何本王执意要与你同赴洛阳?“李泰忽然开口,手指轻抚腰间挂着的水泥算盘。算珠上刻着的《九章算术》字迹已被磨得发亮,显然经常使用。
程岩没有立即回答。他注意到李泰紫袍袖口内衬缝着张纸条,隐约可见“太子“、“火药“等字眼。三日前太极殿前那场争执,恐怕比传闻中更为激烈。
“因为洛阳新学堂的地基...“李泰从怀中掏出一卷泛黄的图纸,“需要用蓝田特制的水泥。“
图纸展开时,程岩瞳孔微缩。这分明是大匠作阎立本的手笔——建筑形制看似寻常,实则暗藏玄机。藏书楼的承重柱里设计有螺旋水槽,可借洛河水力驱动内部机关;校场的地基呈蜂窝状,每个孔洞都标注着不同的配料比例。
“四殿下何时对营造术如此...“
“三年前。“李泰突然解开腕间素帛,露出底下狰狞的伤疤,“就在你离京赴蓝田那日,东宫火药库爆炸。“他指尖抚过疤痕,“本王昏迷三日,醒来后发现枕边放着本《墨子·备城门》。“
渡口的灯笼渐次亮起。李泰从马鞍袋取出个水泥匣子,掀开时飘出混合着硝石与硫磺的气息。匣内分层摆放着各种矿物样本,最上层那堆蓝灰色粉末尤为醒目。
“将作监秘藏的配方。“他指甲挑起些许粉末,“石灰七分,矿砂二分,硫磺一分——当年修筑玄武门用的就是这种水泥。“
程岩的指尖刚触及粉末,就被灼得缩回。这种混合物竟带着诡异的温度,仿佛有生命般在匣中微微跳动。他突然明白为何李泰的手上布满灼痕——这分明是种未经验证的危险配方。
“殿下可知当年玄武门...“
“知道。“李泰突然合上匣子,“所以更要改良它。“他指向图纸上某处标注,“掺入蓝田的稻草灰,活性至少降三成。“
对岸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王守拙带着十几个匠户子弟赶来,每人马背上都驮着鼓鼓囊囊的麻袋。少年翻身下马时,腰间的寒铁刀与水泥匕首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殿下要的样本!“他解开麻袋,露出里面各式水泥制品——掺了铁砂的承重砖、混入秸秆灰的隔温板、甚至还有用荧光矿粉浇筑的夜光瓦。
李泰拾起块带气孔的轻质砖,突然从怀中掏出个小瓶。瓶中液体滴在砖面时,气孔立刻渗出淡蓝色烟雾。程岩认出这是太医署用来检测毒性的药水——烟雾呈现蓝色,证明砖体确实无害。
“比将作监的强。“李泰将砖块抛给王守拙,“你们用什么秘方?“
“没秘方。“少年挠头,“就是按侯爷教的,把石灰浆多搅拌两刻钟...“
月光洒在漕河上,泛起细碎的银光。李泰忽然走向渡口边缘,俯身触摸新筑的水泥护岸。他的指尖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停留——那里刻着行小字:“贞观十二年五月初七,王守拙监造“。
“程侯。“李泰的声音忽然变得郑重,“三年来东宫在洛阳安插了二十七人。“他蘸着河水,在水泥地面上画出简略的洛阳地图,“其中六个混进了将作监。“
程岩的寒铁刀无声出鞘。刀尖点在李泰标注的位置上,恰好是图纸中新学堂的选址。两人目光相接,瞬间明白了彼此的担忧——太子的人绝不会坐视新学堂顺利建成。
“所以本王需要这个。“李泰从袖中取出卷竹简。展开后竟是蓝田学堂的花名册,每个名字旁都标注着特长:张铁柱善夯地基、赵二丫精于算学、王守拙通晓矿脉...
夜风吹动名册,露出最后一页的朱批。李世民的字迹力透纸背:“着蓝田匠户随行,同赴洛阳“。程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圣上早已知晓一切,甚至为李泰铺好了路。
“侯爷!“王守拙突然惊呼。他手中的轻质砖块正在月光下变色,从青灰逐渐转为淡金——这正是蓝田水泥特有的性质,遇湿气会显现隐藏的石英光泽。
李泰拾起块碎石,在渡口水泥墙上划了道痕。痕迹起初泛白,很快也转为金色。他忽然笑了:“看来洛阳的雨水,也浇不灭蓝田的火种。“
漕河对岸,格物院的旌旗正在夜风中猎猎作响。旗杆中空部分灌满的蓝田水泥,即将在洛阳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程岩望着李泰被月光镀亮的侧脸,忽然觉得这位看似荒唐的亲王,眼底燃烧的竟是与蓝田百姓同样的光芒。
暮色渐沉,最后一缕夕光没入漕河尽头,河面上浮动着碎金般的粼光。官船静静地停靠在渡口,船身黝黑如铁,吃水线处新刷的水泥在晚霞映照下泛着青灰色泽。这不是寻常的木船,而是蓝田新制的水泥漕船——船底掺了铁砂,舷侧阴刻着疏勒城墙的防震纹路,连跳板都是用掺了秸秆灰的轻质水泥浇筑而成,踩上去无声无息,却比老旧的木板更稳。
程岩踏上甲板时,白马在身后不安地喷着鼻息,马蹄铁在水泥地面上磕出几粒火星。这船太过沉稳,连浪涛拍打船身的声音都被压抑成沉闷的嗡鸣,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
“侯爷,这船……“陈大拄着水泥假肢跟上,老卒的眼角微微抽动,显然不适应这般静默的航行。
程岩没答话,伸手抚过船舷上未干的刻痕——“贞观十二年七月,蓝田官坊造“,下方还有一行小字:“监造:王守拙“。字迹歪斜却用力极深,显然那小子是亲手刻的。
“三日前刚下水。“李泰的声音忽然从背后传来,“王守拙领着匠户子弟试了三次,确认不漏水才敢让侯爷乘。“
程岩回头,见李泰立在船尾的阴影里,紫袍被河风拂动,袍角沾染的泥浆已经干涸成深褐色。他腰间挂着的不再是亲王的金鱼袋,而是一块粗粝的水泥腰牌,牌面阴刻着**“格物院督造“**四字。
船舱内点起了灯笼,灯火透过特制的水泥灯罩,在甲板上投下蜂窝状的光斑。王守拙正指挥匠户子弟往舱底搬货,少年今日难得穿了一件崭新的细麻短褐,可腰间仍别着那把不离身的泥抹子,跑动时叮当作响。
“侯爷!“他见程岩走来,眼睛一亮,抹了把额上的汗,“您看这个——“
他掀开一口樟木箱,箱内整整齐齐码着十二块水泥砖,每块砖面都刻着不同的纹路——有蓝田学堂的微缩模型,有《九章算术》的算筹排列,甚至还有一幅简化的城防图。
“路上用的。“王守拙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到了洛阳,咱们就按这个砌新学堂的地基!“
程岩拾起其中一块,砖体比寻常水泥砖更轻,断面却密布着蜂窝状的孔洞,像是刻意留出的通风结构。他指尖一敲,砖块竟发出清越的金属音——掺了寒铁砂的配方。
“四殿下教的?“
“不全是。“王守拙压低声音,凑近道,“阿罗憾从波斯带了种新法子,说是能让水泥在湿土里也不返潮。“
正说着,二丫抱着个陶罐从舱梯爬上来,发间的算盘簪子叮铃作响。罐口封着的油纸被她一把掀开,浓烈的酒香顿时溢满甲板——新酿的玉米酒,琥珀色的液体里沉着几粒未化的冰糖。
“殿下,侯爷,尝尝!“她捧着陶罐,指尖还沾着荧光的矿粉,在暮色中微微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