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低头沉吟,他的刀工其实并不差,甚至在学厨的时候是所有学徒里面刀工最好的一个,因为他总会花时间来锻炼自己的刀工。
而且哪怕是开店了之后,他也一样会每天坚持练习刀工。
想了想,陈墨回到了厨房,从冰柜里取出了一根黄瓜和一块豆腐。
在他的脑海中,只有这两种材料才能验证出自己的刀工是否变得更好了。
拿起一根黄瓜,陈墨要做的就是切一条蓑衣黄瓜,而且是完美的蓑衣黄瓜。
蓑衣黄瓜其实是刀工练习的必经之路,几乎所有练习刀工的人都切过蓑衣黄瓜,陈墨当然也切过。
但何为完美的蓑衣黄瓜?那就是切开后的每一片的厚薄一样,拉开能成丝,合上为一根,无法看出破绽的,那才算是完美的蓑衣黄瓜。
在很久以前,陈墨就一直在追求着如何切出完美的蓑衣黄瓜,奈何刀工始终不过关,这考验的是力度与距离的掌握。
深吸一口气,陈墨左手按着黄瓜,右手拿着菜刀,他开始了!
锋利的菜刀上下闪动,每一刀似乎都落在了刚刚好的位置,每一刀的距离都比以往陈墨自己练习时要短。
就好像刚刚学厨的学徒切蓑衣黄瓜只需要切十几刀,到了陈墨以前要切几十刀。
然而现在的陈墨,起码在一条手臂长的黄瓜上切了上百刀,这每一刀的间隔估计就那么几毫米。
全神贯注的陈墨左手一翻,让这条黄瓜打了个滚,接下来就是要重复刚刚那一百多刀,让蓑衣黄瓜穿上真正的蓑衣。
每一刀恰到好处,不会落在砧板上,也没有将黄瓜切断。
“呼~”
陈墨收刀而立,看向躺在砧板上的那一条黄瓜。
“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那条黄瓜从外表上来看就是一根普通的黄瓜,看上去并不特别,但陈墨拿起黄瓜的两端,轻轻一拉,黄瓜变成了美丽的拉花。
再次合上,又是一条完整的黄瓜。
陈墨乐此不疲地这样来来回回拉扯了好几遍,最后将自己的目标瞄准在了豆腐上。
在他们学厨的里面,有一道菜对刀工的要求极为考究,那便是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的豆腐丝,细可穿针,根本就不是一般厨师能够做好的,陈墨自己也一直在挑战这个豆腐切丝的难题。
豆腐要选内酯豆腐,因为这种豆腐质地细嫩,光泽亮丽,十分适合做文思豆腐。
陈墨拿起一杯清水,洒在豆腐上面,这样做可以让刀锋切向豆腐时所施加的压强更加有利,而且豆腐也不容易走偏。
第一步是竖切,每一刀的距离都要比刚刚的蓑衣黄瓜更细一些,在很多时候,有些人为了追求细,很容易就会把豆腐给切碎。
竖切之后便是横切,陈墨又往上面撒了些水,将切开的豆腐慢慢摊开。
随后陈墨便开始了横切。
被横切过的豆腐像是碎在了砧板上,但陈墨胸有成竹,一刀接着一刀地继续将豆腐化为细丝。
在他的心里,文思豆腐的做法不难,难就难在必须要切成细丝状的豆腐,他曾经见过很多大饭店的文思豆腐,那些豆腐虽然可以算是一丝丝,但每一丝都要比绣花针的针孔还大,所以陈墨觉得他必须要切出完美的文思豆腐,那他才敢在自己的店里面卖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