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自然也就学习了何谓手擀面。
陕西手擀面是一种特色,俗话说得好,是个陕西人都会做面食,那是刻在DNA里面的东西。
陈墨虽然不是陕西人,但他也已经将厨艺刻在了DNA里面了。
陕西手擀面讲究的是厚薄均匀,口感要筋道光滑。
陈墨拿出一袋的面粉,倒入盆中,然后加入盐,再准备一壶的凉水,这凉水不用多,两斤面粉只需要不多于一斤的水就可以。
因为手擀面的面条质感是偏硬的,如果加水太多,面就擀不好了,因为太软,会失去手擀面的那种筋道。
做面条的时候用凉水和面已经是做面食的共识了,陈墨也没有多讲解,如果他们两个还敢搞错的话,这肯定还得挨顿骂。
水分次加入,一边加一边搅拌后,面粉逐渐变成絮状。
然后就开始被陈墨的拳头挤压成面团。
这个面团要揣到不沾盆,不沾手,才可以从盆中拿出放在案板上继续揉。
陈墨一直揉面,将面团揉到光滑后,就开始将其弄成馒头形状。
“听着,做成这个形状的面团之后,必须要把底下的缝隙给捏紧抓紧,不然醒面的时候,就醒得不好了。”
陈墨将面团放在案板上,然后双手往下一摁,将面团稍微压扁了一些,之后才用保鲜膜将其密封起来。
放入状态箱加速二十分钟之后,就可以拿出来了。
往上面撒上一些玉米淀粉之后,就可以开始压面了。
对的,不是擀面,而是压面。
陈墨拿起擀面杖,然后在圆滚滚的面团上开始压面。
这压面并不是随便拿起擀面杖就往下压,而是有规律从面团的前面压出一条痕迹,然后再往下挪一段再压。
这样面团就会逐渐被压平,压了一次之后,将面团稍稍转动,再往下继续压,这样压出来的痕迹就显得交错,但是面团也逐渐变成了面饼。
每压完一面之后,就要转一下。
一直压到面饼不再能够往下压的时候,就要开始擀面了。
正所谓擀面先擀边。
擀边也是要一边擀一边转圈,这样就可以将面皮的边给擀平擀开。
此时的面皮已经是当初面团好几倍的面积了。
不过这还远远没够,将边擀开了之后,还要往上面继续撒上玉米淀粉,以此来防止等等接下来的操作会让面皮粘粘在一起。
陈墨换了一根长的擀面杖。
这擀面杖的各种尺寸,基本上厨房都有。
陈墨将面皮卷在了擀面杖上,然后开始用柔力擀面。
这个擀面虽然是体力活,但也不是往死里擀面,这里面的巧劲才是擀面的重点。
将面皮卷在擀面杖上的做法,是为了让面皮的厚薄均匀,这样擀出来的面口感才会一致。
这擀面也不是一次就完事,摊开面皮,还需要从另外一个方向继续卷起擀面,一直将整个圆形的面皮都擀过一次之后,这张面皮的面积已经增长到原本面团的十倍不止了。
“擀面的时候,要记得加足够多的淀粉,不能让面皮粘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