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当初沈明珠制作出白药也好,藿香正气也好,以及她已经快要制作成功的类似感冒颗粒的伤风散也好,本意都是为了给老百姓实惠,因为这些药的原材料和人工相对低廉,售卖后采取薄利多销的方式,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要不是两三天吃一回,应该都是可以承受的。
然而因为白药成为军资入军,从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及至后来的藿香正气液,祛风止痛膏药,都成为士兵们最着紧的保命物资。为了安抚军心,各军将领甚至不惜私下下订单求购药物,而沈明珠也感慨于将士们保家卫国浴血沙场,愿意全力以赴保证对他们的供应。于是在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就造成了民间一药难求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可以代替的药物,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可问题就是,不管是白药,还是藿香正气液,祛风止痛膏贴,它们的效果都要比现存于世的成药要好得多,谁不想用好药啊?可民间售卖的就这么点儿,别说正常购买了,就是高价哄抢都抢不到啊。
于是原本低廉的药物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成了奢侈品,就这样,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连京城勋贵富豪都要去走英国公的门路,只为了弄些药回家,你说这几种药到了什么程度?
有人会说至于吗?古代的药就算比不上这几个药药效强起效快,但慢点儿就慢点儿呗,多吃几副不就有了?也比花大价钱买这个药划算吧?
但问题是,富豪人家会在乎划不划算吗?在他们心里,这个药比别的药好,起效快药效强,那就可能是救命的药。一旦用别的药代替,药效晚了几个时辰,病情就忽然严重了怎么办?大夫们也说过:救人如救火。富豪贵族们那多珍惜自己的性命啊,有好药可用当然要不惜代价搞到手。
于是本意想要贱卖惠及百姓的药,如今反而成了连富贵人家都难以得到的奢侈药,一瓶藿香正气液,价格是同体积黄金的三倍,而谭老掌柜和沈明珠却不知民间行情,仍在傻乎乎的贱卖,如此一来,只要从回**铺和沈氏制药厂进了药,然后高价兜售,这是何等的一本万利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样的巨大利润**下,谁还能保持淡定?谭掌柜为什么只能跳墙?那是因为堵门的药商一个个已经红了眼睛。而如今,就像是嗅着血腥气得鲨鱼一般,为了重利,他们终于抛弃了对国公府的恐惧,齐齐来找沈明珠这真正源头了。
“沈娘子,我们只想进些药售卖,求您开开恩吧,请您想一想那些重病等药的百姓们,当日你做出这几样药来,为得不就是让百姓们得实惠吗?”
“是啊沈娘子,难道您就冷血至此吗?回**铺已经锁上大门,他们没有一点儿剩余的药可卖了,我们也是没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