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 同人 > 水不暖月 > 第843章 二人为天,天意锁址定位诀

第843章 二人为天,天意锁址定位诀(2 / 2)

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滑落,途经下颌时,被深夜的寒风一吹,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冰晶坠落,砸在冻土上,发出“嗒”的轻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如同时间流逝的脚步声。

他的双手自然垂在身侧,指尖却以常人难以察觉的频率微微颤动——每一次颤动的幅度约一毫米,频率与丹田处“意”气的流转完全同步。

这是父亲教给他的“以指御气”之法,通过指尖的细微动作,能更精准地感知“气脉”的波动:指尖发麻,代表水属性“气脉”旺盛;指尖发热,象征土属性“气脉”增强。

此刻,指尖先麻后热,交替出现,正预示着子丑“气脉”的转换已进入倒计时。

指尖传递的触感还告诉他:周围的风已悄然静止,连平日里不停晃动的芦苇也停住了摇曳——那些半人高的芦苇,叶片上结着薄霜,如同被冻住的绿色剑刃,指向天空;唯有豆腐堰的水波,还在轻轻拍打着堤岸,发出“哗啦、哗啦”的轻响。

这水声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带着固定的节奏——每三秒一次,如同古老的沙漏在计时,提醒着他子丑之交的“气脉暗换”即将到来。

月平能清晰地“听见”,水波中蕴含的“气脉”正在变化:子时的水属性“气脉”如同将熄的烛火,淡蓝色的光芒渐渐减弱,波动频率从每秒三次降至每秒一次;丑时的土属性“气脉”如同初生的朝阳,土黄色的光芒缓缓增强,波动频率从每秒一次升至每秒三次。

两种“气脉”在水中交织,形成一道道细小的“气脉漩涡”——这些漩涡直径约五厘米,如同微型的太极图,一半蓝一半黄,缓慢旋转,如同在绘制着跨越的地图,标注出安全的路径。

刘板筋离去时的背影,还清晰地印在月平的脑海中——灰布衣衫上的水珠顺着衣摆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一串湿痕;沉稳的步伐每一步都踩在“气脉”节点上,没有浪费一分力气;转向老农会大院时,土属性“气脉”出现了一丝极淡的紊乱,如同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显然是心中藏着未说出口的急切。

这些细节都在提醒他,时间紧迫,容不得半分懈怠——“玄机子”的邪术随时可能发作,邪祟晶石的力量也在缓慢恢复,若不能尽快掌握跨越之法,找到破解之策,豆腐堰的“气脉”平衡终将被打破。

也正因如此,他心中下一个确切的落脚点早已明晰:必须尽快掌握“天意锁址定位诀”,借助时间与空间的跨越,深入水洞子底,摸清邪祟晶石的“气脉”结构,同时与撞杆山的“生息脉”建立连接,为后续破阵积累力量。

这不仅是为了完成父亲交代的任务,更是为了守住陈家世代传承的使命,守住忧乐沟村民赖以生存的家园。

他对“意”与时间意志交叉点的定位之法,既迥异于哥哥月龙惯用的军钟定位术,也与父亲依靠楠木算盘推演的方式大相径庭,是融合了自身“意”气特点与豆腐堰“气脉”规律的独创之法。

哥哥月龙的军钟定位术,是在部队受训时习得的硬功夫——以军用怀表的精准刻度为基准,结合“气脉”波动的频率,计算出定位点的坐标。

月龙曾在去年秋收后演示过一次:他将那块从部队带回的黄铜怀表放在掌心,表壳已被磨得发亮,表盘上的刻度清晰可见。

他闭目感受“气脉”,怀表指针每跳动一次,约一秒,便用指尖在地上画一道短线。

半个时辰后,地上的短线竟组成了一张微型“气脉地图”,用不同长度的线条标注出三个异常“气脉”点——后来证实,那三个点正是地下阴河的分支入口,与豆腐堰的“气脉”相通。

这种方法严谨、可靠,误差不超过半米,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至少需观察一个时辰才能确定坐标,不适合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定位。

父亲陈守堰的楠木算盘推演法,则更偏向于“易数与气脉”的结合——那把算盘是太爷爷传下来的,楠木框架已泛出暗红色的包浆,算珠是牛角制成,上面还刻着细小的“气脉”符文:上珠刻“阳”,下珠刻“阴”。

通过珠子的起落,模拟“气脉”的流转,进而推算出定位点的大致范围。

父亲推演时,会先在算盘上摆出对应的时辰卦象,再根据“气脉”波动调整算珠位置,每调整一次,算盘都会发出轻微的“嗡鸣”,如同在与天地“气脉”对话。

去年夏天,豆腐堰出现“气脉”紊乱,父亲便是用这把算盘,仅用一刻钟便推算出紊乱源头在水洞子东侧的石缝中,后来果然在那里发现了被邪祟污染的水草。

这种方法虽快,却依赖经验——若“气脉”被邪祟干扰出现异常波动,推演结果便会出现偏差,需结合实地探查才能确认。

最新小说: 都京城第一纨绔了,你让我破案? 明末从千户开始做大做强 八门术:我是阴行泥瓦匠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