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心中明悟——陈家的传承从不以年龄为限,而是以“意脉”的修为与守护的决心为标准:只有当“意脉”能稳定凝聚“气脉”,且能将守护之心完全融入“意”气时,才能学习酿造之法。
如今他的“意脉核心”刚恢复三成,“气脉”凝聚的稳定性还不足,还需更多的历练与修炼,才能触及传承的核心。
就在这时,父亲的“意”气传来明确的指令——一声“满上”,并非威严的命令,而是温和的能量引导信号。
这信号通过“气脉”网络传递到每一根睫毛,三百六十根空心睫毛同时加快了灵液的滴落速度,从每秒一滴提升到每秒两滴,八对贝壳中的天藏地酒以均匀的速度上升。
月平的“意见”能清晰地“看见”,贝壳中的灵液高度以每秒一厘米的速度增加,当达到贝壳容积的九成时,滴落速度自动减缓,最终停留在九成满的位置——这个刻度是陈家先祖经过千百年实践总结的最佳能量阈值:
九成的容量既能确保后续仪式的能量充足,可支撑八大“守脉诀”的完整施展,又能避免能量溢出造成浪费,剩余的一成空间,可作为能量缓冲,防止灵液因“气脉”波动而溢出,每一滴灵液的剂量,都凝聚着陈家数百年的“气脉”智慧。
随后,父亲通过“意”气引发轻微的“气脉”共鸣——并非诡异的“上齿弹下唇”,而是以“意”气震动望眼的“气脉核心”,发出一道悠扬古朴的“脉音”。
这声音的频率稳定在八十赫兹,与天地“气脉”的共振频率高度契合,如同古钟被轻轻敲响,带着沉稳而庄严的力量,并非“穿越千年的琴音”,而是陈家传承的“唤脉音”——这是唤醒先祖遗意、激活“守脉阵”的关键信号。
“脉音”顺着“气脉”通道绕九重山阙飞行三匝:第一匝激活山体表面的“守脉符文”,共三百六十道,与睫毛数量一致,符文泛着淡金色的光芒,将山体的“气脉”能量提升了三成。
第二匝唤醒堤埂的“镇脉石”,石中的“气脉”开始与遗望眼的“气脉”产生共鸣,形成更稳固的能量支撑。
第三匝则扩散到整个堰塘,与水体的“气脉”、果树的“生息脉”、水灵的水脉形成联动,让整个豆腐堰的“气脉”都处于高度活跃且有序的状态——水体中的“气脉”如同沸腾的溪流,以每秒三尺的速度循环流动,将天藏地酒的温润气息传递到每一寸水域。
堤埂的“镇脉石”泛着浓郁的金色光芒,能量输出效率提升了五成,将大地的“地脉”之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堰塘。
果树的“生息脉”则与周围的“气脉”紧密交织,形成无数细小的能量回路,如同为果树穿上了一层无形的“气脉铠甲”。
月平能清晰“看见”,堰塘中央的水面上泛起细密的“气脉”涟漪,每一圈涟漪都带着淡金色的光泽,与月光交织在一起,如同撒在水面上的碎金。
这些涟漪并非随机扩散,而是沿着“守脉阵”的轨迹流动,将能量均匀地分配到堰塘的各个角落——靠近堤埂的水域,涟漪带着更多的“地脉”能量,滋养着果树的根系。
堰塘中央的水域,涟漪则融合了水灵的水脉,调和着水体的“气脉”平衡,让鱼虾的“气脉”波动变得更加平稳。
就在“脉音”的余韵尚未消散时,水灵的意志带着温和的波动传来——它虽未现身,却通过水脉与“守脉阵”形成了完美的联动。
月平的“意见”沉入水底,能看到淡蓝色的水脉如同灵动的丝带,缠绕在每一棵果树的水下根系周围,将水体中多余的“气脉”能量疏导至堰塘边缘的“净水草”处。
这些“净水草”在水脉的滋养下,泛着更加浓郁的紫色光芒,净化水质的效率提升了三倍,将水体中残留的微量杂质,多为老山羊失控时溢出的灵力碎片彻底分解,转化为无害的“气脉”养分。
“脉音”落下的瞬间,仪式进入最关键的环节——第一只牡蛎壳中的天藏地酒被“气脉”牵引,化作一道淡金色的能量溪流,缓缓注入对应的第八辈先祖遗望眼。
这并非诡异的“精怪唤醒”,而是能量的精准传输:灵液与遗望眼的“稳固气脉”瞬间融合,让遗望眼的光芒变得更加浓郁,眼仁中甚至浮现出第八辈先祖陈望山当年加固堤埂的模糊虚影——那是先祖“遗意”的具象化,带着守护家园的坚定意志,如同在向现世的守护者传递经验与力量。
遗望眼瞬间焕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与其他七只遗望眼的光芒交织在一起——赤、橙、黄、绿、青、蓝、紫、金八色“气脉”光带如同彩虹般环绕在九重山阙周围,没有丝毫“异世界大门”的诡异感,反而如同天地为陈家传承降下的祝福,将整个豆腐堰映照得如同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