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楚梅淡淡说:“云乡这一走,第二个要发愁的就是你们户部。”
凤曦的脸色就低沉了下去,可不是么,云乡是去剿匪的,他带了五千人马过去。等到了云南这五千人的军饷粮草,还有七七八八的用度。
况且扩军之后的用度。
这么想来他的确也没什么可高兴的,干脆把脸一沉:“没错,的确没什么可高兴的地方。”
沈楚梅突然问赵小丙:“我看了章程,你们六科似乎还要负责领事,消事的职责是么?”
小丙哦了一声,浅笑:“是。”
凤曦大惊失色:“六科还真要成佛上天啊,以后我们六部办理什么差事还要跟你们那个小衙门去领取?办好之后还要去跟你们注销?闹了半天我们成了一路取西经唐僧,你们才是真佛。”
小丙道:“大人说的不对,什么你们我们,咱们都是为恒明朝办事。”
莫逸辰微微笑道:“那章程我也看到了,何止是领事,消事,事情做的不好,咱们这些三品官员还要被他们六科那些五六品的小官训斥呢。”
凤曦忍不住骂了一句:“祖宗!”
楚梅淡淡说:“陛下的意思很明白了,六部官员也不能处处依靠六科提醒,各有什么问题自己先解决好了,队伍里的老鼠屎臭蟑螂自己灭一灭,方才安心。”
几个人都沉默点点头,知道沈楚梅是教训他们,既然陛下准备敲打,总要做好准备才行。
凤曦问道:“你们六科何时开始办事?”
赵小丙说:“要这次科考结束,六科下的第一批官员选拔出来,当然还要等傅晟大人跟下官述职。”
莫逸辰皱眉:“从科举里选择?是要走翰林院吗?为什么不直接从国子监里选些有才气的孩子?”
凤曦对莫逸辰道:“当初傅晟任了扬州知府,似乎是慕兰舟举荐的。”
几个人觉得奇怪,明摆着赵小丙已经是他们的人了,皇帝不愿意跟六部撕破脸还是选了赵小丙当值六科。可傅晟也算是自己这边的人吧?慕兰舟那家伙磨磨蹭蹭还不回来,当真是气人。
凤曦道:“我似乎听到风声,慕兰舟回来之后会担任督察院御史。”
莫逸辰笑道:“刑部跟督察院,本来就是骨肉不分离,老六当这个官倒是很恰当的,这样算来,独剩下个大理寺,也要看两边的脸色办事了。”
沈楚梅沉声说:“老六自小是国子监出类拔萃的学子,主管督察院是正理。”
凤曦垂头笑着说:“也是,咱们当初在国子监读书没少被老六盖住风头,还记得沈大人主持的那次吏部考试,老六考的如何咱们有目共睹。”
沈楚梅道:“他勤奋读书时你们在睡觉。”
赵小丙默默听着,就想起哥哥赵钰笙当年是跟沈楚梅一批入读国子监的同窗。他们两个比这几个人都要早几年入学,一直携手管理国子监里的学弟。国子监的子弟大多是跟他们一样的官员子弟,所学的东西跟走科举入翰林的学子大有不同。
哥哥曾经说过,相比参加科举的学子,国子监学子参加的吏部大考其实更难更复杂。而且吏部大考是独木桥,无法通过的学子又要回到地方参加科考,道路反而会更艰难。
这是逼着官家子弟读书,也算是督促他们不要玩物丧志的好办法,只可惜即便如此,也难免出现许多不学无术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