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傅晟并算不上个有良心的公允之人,但这件事上到底是能成事还是坏事,却也说不准。
她只能先宽慰:“案子会慢慢查清楚,这件事既然惊动了皇帝,在大是大非面前谁也不敢夹杂私心的吧。只是夫人仍需多个心眼,这次六科派的督查是傅晟大人,并不是我万分信任的人。”
郑夫人抿着嘴唇点点头,她握住了赵小丙的手,突然神色一震。
虽然没睁开眼睛,却像正用眼睛看着她的脸。
“大人你——竟是——”
小丙赶紧把手抽了出来,安慰一笑:“我是什么,夫人你怎么了?”
郑夫人摇摇头。
她眼睛瞎了五年,虽然眼睛已经失去了看的能力,但除眼睛之外,耳朵,鼻子,手都变得敏感不已,刚才轻轻握住了赵小丙的手,发现她皮肤细腻柔软,骨骼清秀。那被盈盈一握之后的触感,传入她脑海的第一印象竟是个年轻的小姑娘。
还有小赵大人的声音,既清雅,又温柔绵绒,一开始她也当成过小姑娘。
郑夫人胆子颇大,突然扬起手在赵小丙的脸颊上,锁骨上,肩头上轻轻拂过。
唇边扬起一个心知肚明的弧度来:“小赵大人颇了不起,我很钦佩。”
又轻轻握住了她的手:“只愿上天护佑于你,百事百顺。”
赵小丙嗯了一声:“但愿。”
她的声音就更温存了:“明日一早,夫人仍需做一件事,敲响登闻鼓。”
恒明制度民不告官不究,按照规矩来做,郑夫人必须先去设立在锦衣卫衙门口敲响登闻鼓。锦衣卫会把她击鼓的事呈送皇帝,皇帝安排刑部受理。刑部初步受理之后,确定了重申,六科才能监督刑部审讯。
等断定了被告的官员有罪,第二步就由督察院接手,最终由大理寺根据督察院的案综结果进行裁断。所以能开审这个案子,才是很小的一步,其中变数根本不在任何人的可控范畴里。
早上赵小丙亲自来接,见到郑夫人突然着了一身重孝,弃掉了双拐,虽然行走艰难依然站的很直走的很稳。满月儿忙搀扶,郑夫人也仅是为了寻方向而轻轻握了满月的掌心。
小丙对满月点点头,默然成全她的一番气节。
车子到了登闻鼓前一百米处,郑夫人刚下来时两旁无人,等她穿着素白,在满月搀扶下一步步朝着登闻鼓的位置挪动过去,京城百姓也就猜出她是要击鼓鸣冤。百姓迅速集结而来,立在她两旁驻足观望。
郑夫人终于走到登闻鼓前,满月把鼓锤取下来。
看守登闻鼓的锦衣卫沉声说:“登闻鼓响有冤枉必伸,诬告必惩,民诬告官罪加一等!”
他冷漠的望着郑夫人:“知否?”
郑夫人点点头,突然放声哭吼了一声:“冤枉!!”
锦衣卫这才让开,郑夫人手握着鼓槌,用尽了全身力气去敲响登闻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