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护卫护送到达襄阳,进城门就有不少百姓携家带口的赶着出城,城门官卡的很严,就听到年轻人哭诉着城中短粮,要不是依靠着鱼虾草虫度日,他们也早就饿死了。城门官不为所动,粗鲁的把拿不出银子通融的百信撵回城中。
曾同撩开帘子看了看,不由疑惑了一下襄阳缺粮实在是不可思议了些,此处是鱼米之地,水田里今年第二茬的稻米还没成熟,赵小丙知道曾同不清楚这里的猫腻,其实正是对手阴险的地方,这次明显是有人暗中跟她作对,就是要让刚刚损失了存粮的灾地出现饿死人的事,却有要防止出现真正的大饥荒。
而襄阳此地,纵然粮食短缺,只要家中还有劳力,靠着鱼虾这些多少还能抵御,这次饿死的大多数是在水灾里失去子嗣的老人。但老人饿死有时候比饿死几个年轻人更能激起百姓的愤怒。如果她猜得没错,饿死老弱给户部施加压力,哄抬粮价才是最终目的。
而且这粮价已经使得周边的粮价一起看涨,都是因为从襄阳出去的百姓要到别的州府买粮回来,使得别的州府的粮市很不稳定。
赵小丙刚到襄阳官府,这些官员都紧张的汗流浃背,几个管着钱粮的主薄立刻哭诉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是一夜之间襄阳城内所有的米粮铺子都存货告急,据说是有人陆续买走了所有存粮。
米粮铺老板拿不到粮食,要想官府借粮,但官府的规矩,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开仓,防止出现更重大的危机时官府没有施救的余地。官员曾经去漕运上问过,这才知道粮草冬季大多送去了北地贮藏,一直无人安排从别的仓内调粮过来。
襄阳的知府不停用帕子擦着额上的冷汗:“那粮价翻的高不可攀,下官害怕有百姓闹事,正准备冒险开仓出售官粮压低世面上的米价,却想不到,仓里的粮米不知道什么时候早就被人做过手脚。”
赵小丙不懂被人做过手脚是什么意思?襄阳知府只好带着赵小丙到大仓那边去看一看。库内是一层一层的米袋子,知府用一把匕首刺穿了一个粮袋子,哗哗啦啦了的有一些米粒流出来,很快,流出来的全是泥沙。
赵小丙蹲下来,用手捞了一把泥沙,那襄阳知府立刻跪下来磕头说:“大人,下官是因为这次救灾得力才被提拔上来做了知府,这些粮是怎么回事下官也不清楚。”
赵小丙拍了拍手,就先让人关了粮库大门,带着襄阳知府回去。前一任襄阳知府似乎是前进被调入京去了。
曾同见这个情况,便说:“显然是有人蓄谋已久的,要制造慌乱抬高粮价。”
襄阳知府擦着额上冷汗:“那些米店的人逢人就说,是因为朝廷里有人苛刻对待乡绅,乡绅们觉得种粮还比不上下三流的工商获利,就都让佃户不许种田,看所有人都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