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心烦意乱的时候,宿舍的门,被推开了。
是那个北京大妞赵琳琳。她手里拿着一份报纸,脸上是藏不住的兴奋。
“陈念!快看快看!今天的《首都日报》!”
她把报纸摊开,指着其中一个版面。那上面,用加粗的黑体字,印着一个醒目的标题。
“寻找失落的国宝——《御厨监制》重现人间?”
报纸上,详细的介绍了那本古籍的来历和价值,还刊登了一张模糊不清的书页照片。照片的旁边,是一行更小的字。
“据悉,此书疑似被我省今年的高考状元,首都大学新生陈念同志,从乡下携带至京……”
陈念的脑子“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那篇报道,像一块巨石,在首都大学这片平静的湖面,砸起了滔天巨浪。
《御厨监制》这四个字,一夜之间,成了校园里最热门的话题。陈念这个名字,也从一个普通的“省状元”,变成了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国宝持有人”。
她走到哪儿,都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各种各样的目光。有好奇,有羡慕,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加掩饰的,贪婪的窥探。
就连宿舍里的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赵琳琳和钱莉,看她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敬畏和讨好,那里面,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意味。
“陈念,报纸上说的……是真的吗?”赵琳琳看似不经意的问,眼睛却死死盯着陈念的脸,不想放过任何一丝表情变化,“那书……你真的带来了?”
陈念的心,沉到了谷底。
她知道,自己现在就像是掉进了狼群里的一只羊,任何一点处理不当,都可能被撕得粉身碎骨。她想起奶奶的话: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冷静。
陈念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个茫然又无辜的表情:“什么书啊?我不知道啊。”
她指了指那份报纸,一脸的困惑:“这上面说的,我一个字都看不懂。我们家就是普通的庄稼人,哪有什么国宝。”
她的演技,堪称完美。赵琳琳和钱莉看着她那副真诚的样子,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准了。但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再拔除了。
接下来几天,各种各样的人,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名义,出现在陈念的身边。
有自称是历史系的研究生,想跟她“探讨一下古代饮食文化”。有自称是校报的记者,想对她进行一次“深入的人物专访”。甚至还有几个自称是“古籍爱好者”的社会人士,堵在她的宿舍楼下,想“出高价”收购她手里的“传家宝”。
陈念不堪其扰,只能整天躲在图书馆里。
可她很快就发现,图书馆,也不是清静之地。
一个须发皆白,戴着老花镜,看着仙风道骨的老教授,开始“偶遇”她。他就是顾远洲信里提到的,那个对《御厨监制》研究了一辈子的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