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失败的。”陆战锋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动作温柔得像对待易碎的绣品,“你看,这半个月来,机器的故障率从15%降到了2%,工人们也渐渐学会了操作设备,这就是进步。就算遇到困难,我也会陪着你一起解决,就像以前一样。”
智能工厂正式投产那天,车间里热闹非凡。120台机器人同时运转,机械臂精准地裁剪面料,传送带将半成品运送到手工工艺区,绣娘们坐在那里,专注地给棉袄绣制盘扣、给礼服绣制非遗纹样。参观通道的玻璃上,贴着沈星晚亲自拟定的标语:“机器取代的是重复劳动,留下的是创意空间”,黑色的字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王师傅带着绣娘们,给机器人缝制的棉袄手工绣上“暖福”logo,看着一件件精致的成品从生产线运出,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没想到这机器还真靠谱,以后咱们再也不用天天熬夜缝棉袄了,可以专心绣咱们的苏绣了!”
小李也兴奋地跑过来,拿着一件机器人缝制的西装:“王师傅您看,这西装的走线多直,比手工快多了!以后咱们可以把更多时间花在设计上,做更漂亮的衣服!”
沈星晚站在控制台前,看着眼前机器与手工和谐共处的场景,心里满是踏实的幸福。陆战锋走到她身边,紧紧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温暖而有力:“你看,咱们做到了。这智能工厂,不仅是生产线的升级,更是咱们红星厂发展的新起点。”
“是啊。”沈星晚靠在他怀里,看着远处工人们和机器人配合工作的画面,眼里满是憧憬,“以后咱们还要建更多智能工厂,让机器做重复的,让人做创意的,让中国的服装工艺既能保持匠心,又能跟上时代。”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智能工厂的玻璃穹顶,将整个车间染成温暖的金色。沈星晚和陆战锋并肩走在参观通道里,看着绣娘们在手工工艺区欢笑忙碌,看着机器人在生产线精准作业,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引入机器人生产线不是终点,是红星厂“匠心+科技”发展的新开始。未来,她会带着这份对传统的坚守、对科技的拥抱,继续推动企业进步,让中国服装品牌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身边的陆战锋,会一直陪着她,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见证每一个属于红星厂的辉煌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