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行业变迁(1 / 2)

初秋的“中国服装品牌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洒在一件件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展品上——从沈星晚当年摆摊卖的塑料发夹,到九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碎花棉袄,再到如今融入元宇宙技术的数字时装,玻璃展柜里的每一件物品,都在无声诉说着中国服装行业的变迁。沈星晚站在展台前,指尖轻轻拂过展柜的玻璃,目光落在那件熟悉的蝴蝶牌缝纫机模型上——机身是按12比例复刻的,银色的金属部件泛着温润的光泽,踏板上还特意刻了“1985”的字样,那是她创业的起始年份。她穿着件深紫色的定制西装套裙,是用自家研发的第十代可降解羊毛与桑蚕丝混纺制成,挺括的面料勾勒出沉稳气场,领口别着枚双层金属胸针——外层是博物馆的LOGO,内层刻着“传承与创新”,冰凉的金属贴着肌肤,却压不住心里翻涌的感慨。

“沈馆长,颁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新晋设计师们都在后台等着呢。”博物馆副馆长周明快步走来,他穿着件藏蓝色的西装,手里拿着份获奖名单,语气里满是期待,“不过……刚才在后台,老设计师赵师傅跟年轻设计师林小满吵起来了,说林小满的‘元宇宙数字时装’不是真正的服装,还说‘这是在糟蹋行业’,您快去看看吧!”

沈星晚的心轻轻一沉。赵师傅是和她同期创业的老设计师,当年一起在粮仓里熬夜画设计图,最讲究“一针一线见真章”;而林小满是今年崭露头角的年轻设计师,凭借一套融合苏绣元素的元宇宙数字时装,拿下了“年度新锐设计师”提名,两人的设计理念本就存在差异,没想到会在颁奖典礼前闹起来。

她快步走向后台,刚拐过转角就听见激烈的争执声。赵师傅穿着件灰色的中山装,头发花白却梳得整齐,手里攥着一本泛黄的设计手稿,气得手都在抖:“小林,你这设计也能叫服装?连实体面料都没有,就靠电脑画几笔,这不是忽悠人吗?当年我们画设计图,一笔一划都要考虑面料的质感、针法的走向,哪像你们现在,随便弄个虚拟形象就敢叫时装!”

林小满涨红了脸,她穿着件印着数字代码的白色卫衣,牛仔裤上别着个银色的U盘,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屏幕上正展示着她的元宇宙时装设计:“赵师傅,时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在元宇宙社交,数字时装就是他们的新需求!我这设计里融入了苏绣的‘虚实针’技法,虚拟面料的垂坠感也是按照真丝参数调的,怎么就不是真正的服装了?”

周围的设计师和工作人员都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赵师傅说得也有道理,服装毕竟是穿在身上的,没有实体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可林小满的设计确实很有创意,还把非遗元素融进去了,年轻人都很喜欢。”负责颁奖流程的小李急得直跺脚,想调解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只能看向沈星晚:“沈馆长,您快劝劝他们,颁奖典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沈星晚走到两人中间,先接过赵师傅手里的设计手稿——纸上是件旗袍的设计图,线条流畅,针脚标注得格外详细,边角还写着面料的选择建议,看得出来赵师傅花了很多心思;再看林小满平板电脑上的设计,虚拟模特穿着件淡粉色的苏绣旗袍,裙摆随着动作轻轻飘动,针脚的细节在虚拟光线下清晰可见,确实下了不少功夫。

“赵师傅,小满,咱们先别吵。”沈星晚的声音温和却有力量,瞬间让嘈杂的场面安静下来,“赵师傅当年用手绘设计图,一针一线做出好衣服,是对传统的坚守;小满用数字技术融合非遗元素,是对创新的探索,这两种方式都没有错,只是顺应了不同时代的需求。”

她顿了顿,指着展柜里的塑料发夹:“当年我摆摊卖发夹的时候,有人说‘这塑料玩意儿算不上首饰’,可后来发夹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还成了很多人的童年记忆。现在的数字时装,不就像当年的塑料发夹吗?看似新奇,却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赵师傅愣住了,他看着沈星晚,又看了看展柜里的发夹,沉默了许久才开口:“我不是反对创新,是怕年轻人忘了根本。咱们做服装,最基本的是要让穿着者舒服、好看,要是只追求新奇,丢了面料和工艺,那就本末倒置了。”

“赵师傅,我没有丢!”林小满立刻接过话,语气里满是认真,“我专门去跟王师傅学了三个月苏绣,还研究了各种面料的参数,虚拟面料的透气性、垂坠感都是按照真实面料调的,只是呈现方式不一样。而且我还打算推出‘虚实结合’的款式,消费者买了数字时装,还能定制同款实体衣服,这样既满足了元宇宙需求,又保留了传统服装的质感。”

最新小说: 科举:谁懂啊,这人突然就努力了 大明:我朱高炽马皇后的梦中情孙 邪王溺宠俏王妃 谋春朝 综漫:虚拟男友的我,在线除魔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四合院:随手就能领悟技能 起手北冥神功,我才是一人之下 魔法纵横家 报告帝君,夫人带病娇崽崽称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