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是真的吗?我还说等那秧苗插完以后,我那前阵子种下的菜也该出来了,正愁是不是要每日担了菜到镇上零卖呢。要我说,虽然零卖赚的比整售能多挣几个,可那太拴人太耽误工夫了,还是整售的好。”
可整售的机会并不容易得来,想当初她也是因为种的菜长得好,做事又地道,才通过一个婆子往柳府等好几个府邸送上菜的。
如今她买了柳府打卖的下人做媳妇,自是不好再上人家门的。
想到这里,崔氏还不止一次发过愁,虽说当初只花了一两银子,可其实她还丢了一桩买卖呢。
但这话她当然不会与旁人说,传到乔馡耳中像什么话?
“正是这个道理,我也是看到大娘你那一茬蔬菜快要长成了,才顺便提了这么一句的。这会儿正是雨季,说不定过两天就有雨,到时咱一家人就往山上去,我教你们认几种菌,保证没毒没害的,人傅掌柜的都愿意要,都出二十文一斤收呢。等到送菌子的时候,大娘再顺便准备些新鲜蔬菜,咱找人借个板车推车一块儿就去了,多省事儿。”
乔馡想好了,今儿签契书的时候,留的便是谢长安的名儿,以后等她走了,谢家只要本分踏实,也能跟人傅掌柜把买卖做好了。
不说大富大贵,挣谢长宁的那些花用当尽够了。
崔氏听她说得头头是道,越发心里欢喜,只觉得乔馡如此这般替谢家着想,定是准备留下来了。
却不知道,正是因为觉得快走了,乔馡才如此替他们考虑。
为什么呢?
自然是因为县太爷了。
时间已经过去差不多一旬,乔馡觉得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
第二日,便吩咐谢长风和谢长安将新的风车打了出来,第三日三个人将风车拿木板车装了,浩浩****往县城去了。
看到风车的第一眼,县太爷就惊呆了。
“竟有这么大个?这……这东西真的可以代替人工扬场?”
县太爷轻抚着风车圆滚滚的“大肚皮”,忙不迭的转头吩咐手下差役去把他之前特意买来的一百斤没扬过沉的麦子搬了来。
“快,快试给本官看看,这风车当真有那般神奇?”
谢长安闻言,快步上前,一个人便将那一百斤一袋子的麦子扛了起来,朝着漏粮斗倒了起来。
倒了一半,漏粮斗快要满了,乔馡才盈盈走了上前,左手握着摇柄先将风车摇了起来,吱嘎吱嘎的响声达到一个稳定的频率后,右手才轻轻的拨了拨竹板,就听见麦粒哗啦啦的砸向了她右脚边的空萝篼里。
谢长风则在县太爷旁边冲他解释,“大人请看,那个地方出来的麦子就是颗粒饱满且干干净净的。”
县太爷闻言,眯了双眼凑近了仔细的看着,可是麦粒下落速度太快,他几乎看不清。
还是谢长安在对面倒完了麦子,才跑过来,把手往下料口一接,凑到县太爷眼前让他仔细的看。
“大人请看,这麦粒干干净净,里面不见一丝麦壳。喏,那最后面的出风口,麦壳和灰尘全部都从那儿出去了。对面还有个这样的出粮口,比这个口往后一些,那边出来的就是一些碎粒,半籽什么的。”
县太爷听着便觉得惊奇,跑过去学着谢长安的样子摸了一把,仔细一看。
“嘿,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这可比你们用木锨扬场方便多了,关键是省时还省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