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读书,多为了奔一个功名,挣个光耀门楣。
谢长宁也不例外,既去了书院,自然也要参加科举考试。
天澜国虽是一个历史上架空的国度,却也与乔馡记忆中历史差不多,有科举考试,并且考试的方式都差不多,不过也有大同小异。
两个月前,谢长安便与她说了,谢长宁有参加今年院试的打算,让她帮着他偷偷攒下一笔钱,并帮他打掩护让他腾出几天时间与谢长宁一块儿去县城考试。
院试有三场,乃是连考三天,分别是八月初六、初七、初八这三天,这不为了谢长宁能够安稳考试,谢长安还特意遭了两日出门。
考试之后,又需要三日放榜,那么谢长宁考上与否,谢长安明日便应该归家了。
乔馡是个乐天派,想起这事儿,自然就要把事情往好的方向想,明日归来,说不定谢长宁真高中了。
她将半桶的小鱼一个个收拾干净,裹了面粉和鸡蛋,直把四斤菜油炸得只剩了两斤多才把半桶小鱼炸了大半放在筲箕里,银色小鱼变成了金黄色散发着清香的炸小鱼,孩子们高兴坏了,你一条我一条,塞进嘴里嚼得嘎嘣脆。
谢长春等人也喜欢吃,尤其是配上乔馡给谢义胜买的王记小酒。
“乔乔,这老多的小鱼咱也吃不完,你给老三留一碗吧。”
吃饭时,旁人大块朵颐直呼吃不够,唯有崔氏,吃了两条就想起了外出的三儿来。
她一说,乔馡便颔了颔首,“娘放心吧,我留了不少,够长安哥吃的了。这些你们尽管敞开了肚皮吃,有些大个头的,我还挑拣出来了,准备明天用来炖汤喝。”
乔馡办事周全稳妥,崔氏自是没有不放心的。
翌日。
虽然谢长安和谢长宁没有一早而归,但乔馡还是默默的一边干活一边期待着他们的归来。
到了午间,才终于看到了两个身影朝着家门口慢慢而来。
乔馡见了,立马丢下手中做了一半的衣裳,站起身来窜出了门。
“乔乔,你怎么在这儿等着?这会儿天正热呢。”
不得不说,看到乔馡立在门口时,谢长安觉得身上的热气都没那么焦灼了。
“四弟也回来了,是不是考中了?你不知道,爹娘这几天一直问我你到府城干什么去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才一直没有回来。”
守在门口,一是为等他们归来,二也是为了躲避崔氏的追问。
这个不甚忙碌的天,崔氏大部分都是在后院的菜园子里忙活,她就干脆跑来前院。
她刚问完话,正期待着谢长安与她说话,就见旁边谢长宁忽然抬起双手,朝着她作了一揖,惊得她呆了一呆,生受了他这一拜。
“小弟幸不辱命,总算考上了秀才功名。在这儿,小弟要好生谢谢三嫂,若不是三哥三嫂鼎力支持,只怕此次考试不会这般顺利。”
乔馡一听,这背后就像是有故事。
刚准备问问怎么回事,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崔氏的声音。
“老三回来了啊,老四你怎么也回来了?到家了怎么不进来,不怕太阳晒啊?”
崔氏说着,过来就拽上俩儿子准备回屋,顺势还回过头带上了乔馡。
乔馡却摆了摆手,捏着腰上围裙冲她道。
“娘,你们先进去,我去村口买挂鞭炮去!”
崔氏一听,惊了,“买鞭炮作甚?中秋节咱们这儿只烧香纸不用放鞭炮的,乔乔,乔乔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