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谢长安忧心忡忡,怕到时候收完水稻又该忙种油菜麦子,没时间去送乔馡时。
两辆马车缓缓驶进了桐木村。
马车甫一进村,就引起了乡亲们的**,因为进村的不光只有马车,还有马车旁七八个身着制服的差役。
“差爷,那么多差爷,难不成又是县老爷来咱村了?瞧这势头,怕又是往谢家去的,谢家这是又惹了什么事了?”
“谁知道了,走走走,瞧瞧热闹去!”
不一会儿,包括村长都跟着人群来到了谢家门口。
谢义胜一家早已经接到那跑得快的人报信,说是有差爷又往自家这边来了,谢义胜便带着一家老小早早侯在了家门口。
果然,没过一会儿,两辆马车带着浩浩****的人群就往自己跟前来了。
张德林也窜到了他身边,“义胜呐,这怎么又有官老爷往你家来了?可是之前长安在外面惹了什么麻烦?”
谢义胜摇了摇头,神色却并不凝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来,但村长你放心,指定不是老三犯了事。走,人出来了,咱一块儿迎一迎去。”
见谢义胜都不担忧,张德林也安了安心,跟在他后面往前走去。
县太爷还是那个县太爷,不过上次来时他身穿一袭官袍,今日却只着了一身锦缎长袍,整个人看起来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随和。
一抬头,就看到跟在了谢义胜和张德林身后的两个年轻人,唇角一勾,双手一抬。
“本官在这儿先给二位道喜了,二位都生了个好儿子,今年岁考咱们县一共才取了四个,你们桐木村就占了两个,着实可喜可贺。”
一场岁考下来,一个州府取的秀才百余名。
别看百余人挺多,但细分到每个县,多的不会超过十个,少的可能一个都没有,而参考的人却不下三五百的。
这么一算,谢长宁和张承武如今就算是百里挑一的人才了。
谢义胜和张德林脸上泛起红光,恭恭敬敬冲着县太爷鞠了一躬。
“谢谢大人,大人远道而来辛苦了,赶紧屋里请,屋里请吧。”
县太爷颔了颔首,抬脚要往屋里去。
张德林见县太爷面色红润,谢家不像是要倒霉,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便冲着县太爷弯了弯腰。
“大人此来想必有事要谈,草民就不留下耽误事,先走一步了。”
说完,刚拉着儿子要退,就见县太爷住了脚步,回过头来。
“别走,你也进来一道听听吧。”
村长一听,面上恭敬,心里却是一喜。
其实他也想带着儿子在县太爷面前多露会儿脸,虽说不能决定儿子以后的仕途,但总能有一二益处。
“你们几个,别忙着去喝茶,先把东西卸下来吧。”
县太爷也没进屋,就站在院子里,等着那几个差役将后面那辆马车里的东西搬进了谢家的院子。
搬的时候,满村人的眼珠子都亮了。
县太爷这是来给谢家赏赐了?
可这赏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啊?
“这是个什么东西?县太爷把这个给谢家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