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丁香就是这样给崔氏上眼药的,同样的东西,儿媳妇和女儿送的肯定不一样。
可今年不同,谢丁香早已忘了,谢家大房已经不再是过去的谢家大房,而崔氏却还是那个崔氏。
再怎么不喜欢桑氏这个婆婆,可她毕竟是丈夫的亲娘,家中唯一的长辈。
大过节的,该孝敬老太太的东西,崔氏从不会吝啬。
这不,置办年货的时候,崔氏今年不仅多给桑氏准备了两个尺头,连质量也比往年好了不止一个档次。
桑氏虽无甚见识,认识不了多少珍贵布匹,但最常见的布料好坏还是能够辨别的。
苍老的手指在布料摩挲了几下,发现布料隐约有些发涩硌手,一点弹性也无,而不像年前崔氏让老大给她送来的那几个尺头。
这样的粗布,别说一个尺头,就是两个,也当不了上次她来时给大房拿的那些东西的。
不过桑氏也没发火,谢丁香的条件,她心中也有些数,但对她却不如往日那般热络。
“进屋吧,你二哥二嫂都不在家,家里就剩我和东哥儿两个人。正好你来了,等晚点让芹丫头帮你一块儿张罗下晚饭。”
谢丁香一听,脸上的笑容不由僵了僵。
她娘就是个偏心眼子,她都出嫁这么多年了,回来还要受她的指使。
在她眼中,她一辈子都比不上二哥的。
可凭什么?
“娘,你又不是只有二嫂一个儿媳妇,那不是还有大嫂在吗?正好,二哥二嫂不在家,娘不如领着我们到大哥家去坐坐,就不信大嫂晚上不给咱饭吃。”
正好,她也能带着儿女一块儿过去。
谢丁香算盘打得不错,盘算着上次儿女险些让乔馡遇了险让崔氏不喜,这次恐怕轻易不会让自己进门。
可若是拖上老娘的话,那就轻而易举了。
乔馡和谢长安已经成为真正的夫妻,她是知道的。可这没关系啊,她原来的主要目的也是把女儿嫁过来,长宁马上就要出门去书院了,那书院里她可进不去。
可若是等到下半年,万一他进京赶考成功了,那就没她女儿任何事了。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崔氏生出来的儿子各个都长得不错,尤其是谢长安与谢长宁,加上读过书,浑身气质更是与众不同,若不是家里太穷,崔氏俩口子眼光还高,只怕俩人亲家都能打好几回了。
这样的人,若是再考上了举人,那就是城里的官家小姐,那也是会动心的呀。
那还能有她闺女的份儿?
所以,这事儿必须趁早,就算以后谢长宁出息了,她闺女不配当个正室,做个贵妾也是好的呀。
要说谢丁香吧,是足够了解自己老娘的。
那话也是桑氏爱听的,但是……
“得了吧你,你是从老娘肚子里爬出来的,你想什么,老娘还不知道?你大哥大嫂也不在家,家中如今就剩老三俩口子在,他们刚才被我骂了一顿,这会儿怕是不会给你开门的。”
“什么意思?”谢丁香心里的幻想被人打破,表情不免有些狰狞。
“娘,女儿这番打算可不是为了我一个人啊。你想啊,平日里大哥二哥这两房人就已经没什么往来了,若不是您还在,大哥大嫂只怕搭都懒得搭理二哥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