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知不觉中便晃过了差不多月余。
转眼已是九月中旬,外出考试的学子依旧未有归期。
这两天下过一场雨,浇的漫山遍野都湿透了,不少山间菌类如雨后春笋般发了出来,有了之前一年的经验在,桐木村的乡亲们大都放下了家中的事情,高高兴兴的背着篓子进山捡菌去了。
捡完之后连家也不回直接往谢家来,卖了之后觉得时间还早,就多往山里走一趟。
这一趟走下来,少说也得捡个二十来斤菌子,也就是一二百文的收入。
等闲时候,上哪儿半天工夫弄那么多钱去?
他们捡菌费时费力,老谢家的人挑拣菌子也费力。
这不,望着堆如山的菌堆,谢家人根本不需要自己再进山捡菌,光是在家里挑拣收购来的,他们时间都不够,还特意请了两个与崔氏关系好为人又老实本分的大婶儿帮忙挑拣。
乔馡是个厚道的,给两个大婶儿一人每天开着三十文的工钱,还管中午一顿饭,喜得俩婶子见眉不见眼的。
“要说秀莲是个有福气的呢,她刚嫁来咱们那时候,我就看她那耳垂又厚又有肉,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人,如今可不是应验了。儿子媳妇各个都能干,尤其是乔乔,这十里八村的姑娘家,顶顶出色的十个也顶不上乔乔一个。”
要说村子里与崔氏关系最好的,当属村长张德林的堂弟媳妇张何氏,还有崔氏的表姐,比她先嫁来桐木村的田陈氏。
刚才说话的,就是张何氏,比崔氏大上几岁,是亲眼看着崔氏嫁进谢家的。
“要我说啊,秀莲最大的福气还得看老四长宁的,乔乔能干是能干,但总归是个女儿家,这世道,待咱们妇道人家总是苛刻的。可儿子就不同了,本就可以到处行走,见多识广,再加上长宁如今已经考取了秀才,这一去说不定举人老爷都当上了,回头再给你娶个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做媳妇,你这辈子啊,就什么都不用愁了。”
这话要是放在从前,崔氏肯定乐得合不上嘴。
可如今乔馡这么个金尊玉贵的儿媳妇就在手边,就谢长宁那样的农家子出身,除了是中了头名状元,否则能嫁给他的大家闺秀能有多尊贵?
反正再贵都不可能贵得过乔馡去了。
于是,她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些事情我只怕是管不着了。老四要没考中举人,他的婚事我可能还有几分说话的余地,要是考上了举人,这婚事只怕我做不了主了。孩子也都大了懂事了,就交给他自个儿去办吧,只要是个家世清白的姑娘就可。”
乔乔这种儿媳妇可遇不可求,她这辈子遇上一个已经知足了。
至于老四媳妇,不求乔乔这般能干,也不求乔乔这般身世显赫,只求一点,知书达理,与老四能够相互扶持就成了。
听她这么一说,张何氏与田陈氏同时诧异的看了她一眼,“这话说得,可不太像你啊。是谁从前跟我们说的,说这老四儿媳妇要找个顶顶好的,才不枉你费尽心力把老四送去学堂念书。”
“那是从前,如今有乔乔这样好的在前,我想再给老四找顶顶好的只怕有点难了哦。”
崔氏说着,暗暗蹙起了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