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开始想办法。
没等想出好的来,冉氏就先给崔氏提了一个建议。
“大郎的亲事也说得差不多了,不如跟姑娘家商议,把婚事定下来了吧,看看最近有没有什么好日子,咱把婚事也给办了。到时候就让大郎媳妇名正言顺跟着他三婶儿学一学那做买卖的事儿?”
冉氏打算的好,儿子跟着谢长宁出去长见识学本事,儿媳妇一进门也抓住了谢家的经济命脉,那样他们大房在谢家的位置也就稳住了。
夏氏听了,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有意见也没用,谁让她就一个儿子,年纪还小,既不能跟着老四出门,也不能娶个媳妇回来。
再说了,公婆俱在,大房挣了银子那也归到中公,少不了他们一家子吃喝。
她眼下,只跟乔乔一个想法,怀上个娃儿才好。
只二郎一个孩子,未免太少了,哪怕怀个闺女也好啊。
“大郎的亲事着什么急?不着急,那事情刚说到什么位置,就着急忙慌定下来,你就不怕万一有什么变故,到时候媳妇进门再想退,可就不容易了。再说了,老四马上要走,老三和乔乔着急要孩子,你以为她还能等到什么时候去?再有,大郎媳妇进门,你忍心他们夫妻分隔两地,你这不是犯糊涂吗?”
娶妻娶贤,一直是崔氏的标杆。
可毕竟是冉氏娶儿媳妇,她这个当婆婆的不好过于干涉,只能看着冉氏替谢伯玉选了个娘家村子那边的姑娘。
大约是自己吃了相貌的亏,生下来谢苁蓉这么个其貌不扬的闺女,冉氏这回选儿媳妇,便卯足了劲的往脸上挑。
可崔氏却不太看好那姑娘,觉得那姑娘光有个漂亮脸蛋了,为人处事方面有些问题。
“我瞧着阿妮那孩子挺好的,相貌好,女红也不错,就是年岁了大了点儿,她娘也说了,是因为前两年舍不得她,才多留了两年的。”
崔氏拧眉摇了摇头,“总之,我不反对你相中这姑娘,可娶进门来还是要再谨慎些。”
“那乔乔手里那摊子事儿怎么办?孩子他爹顾着镇上这头就不错了,县城那一摊子,他可拿下不来。总不能雇个外人来管吧,外人哪里有自家人用起来放心?”
冉氏说起这事儿便发愁,崔氏却一点也不愁。
“咱家又不是没人了,非要指着大郎媳妇出头。我看二丫如今表现就不错,又跟着乔乔做了这几个月,经验方面,还有和人的交际方面,她可比大郎都强多了。不如这样,让二丫去接手乔乔那一摊子事儿吧。”
二丫?
提起谢苁蓉,冉氏还没说话呢,夏氏就嚷嚷起来。
“二丫不错,二丫跟着乔乔干得可好了呢,前儿个乔乔还跟我说呢,说是二丫在城里跟那些掌柜老板谈生意的时候,一点都不怯场,像个男娃子性格呢。哎呀,这样子好啊,见识也比咱们多,我如今啊,就想生个二丫那样的闺女,长大了让她三婶儿带在身边!”
要说从前,夏氏是真看不来二丫的德行,有时候见她跟冉氏犟嘴,她都手心发痒,恨不得亲自上去给她俩耳刮子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