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去哪?”
刚走了没几步,崔氏的声音又响了起来,韩氏回过头,冲她愧疚一笑。
“我……我就先回去了,改日,改日再来看乔乔和宝儿吧。”
“改什么日,来都来了,就去看孩子吧。只是有一点咱必须先说好了,你以后对我儿子得好点儿,最起码不能给他脸色看了。结亲结亲,又不是结仇,你上次弄得乔乔回去都瘦成什么样了,亏得家里人多哄着她开心,不然当初若是出点什么事,你这当亲娘的心里不疼呀?”
崔氏一边数落着韩氏,一边领着人往乔馡的院子里去。
宝儿年岁小,这个时间正是他睡午觉的时候,加上崔氏有意冷着韩氏,乔馡便顺了崔氏的意,假装不知道韩氏来了,缩在自己的院子里。
韩氏听着崔氏喃喃自语,深有感触的点了点头。
“我知道,我也后悔当初做错了事。好在长安他没事,不然的话,我这一辈子……”
“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就算了,可你记着这事儿也没错,省得哪天不高兴了,又作妖。好了,乔乔刚刚在哄宝儿睡觉来着,这会儿宝儿差不多醒了,你自去与他们母子俩亲近吧。”
崔氏把人领导院子门口就打算走了。
韩氏一伸手,扯住了她的袖子,“亲家,要不然一块儿进去坐坐吧。”
“我去干什么?我跟他们娘俩关系亲着呢,不差这一时半会儿的。倒是你,以后常来吧,我们家虽然不如宁国公府,但招待你的饭菜茶水还是有的。”
崔氏说完,再不与韩氏啰嗦,转身就利利索索的走了。
韩氏看着她那比自己看起来佝偻不少的背影,眼眶泛酸。
枉她自诩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如今看来还比不上崔氏一个乡下出身的老妇人胸襟宽广,气度大。
有些时候,一个人的人品真不能因为出身而定。
“娘,你来了怎么不进来呢?快,快进屋来,雪羽,去,给夫人泡杯茶来。”
韩氏来了,院子里伺候的丫鬟早就进去通报,乔馡本不想出来,但在屋里等了好一会儿,却不见人进门,无奈亲自找了出来,就看到韩氏呆呆的杵在门口,身边连个伺候的丫鬟也不见。
“夫人,明姑见过夫人。”
听到韩氏动静,明姑带着莺歌雪羽走了出来,齐齐朝着韩氏跪了下去。
韩氏回过神来,忙招呼几个起来,而后拉起乔馡的手就往屋里走去。
“你怎么不穿厚些就出来了?天寒了,当心着凉。”
“无妨,屋里有地热,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娘想你了,便过来看看,宝儿呢?还在睡觉吗?”
见她脾性又回到了从前温婉柔顺的样子,乔馡终于咧开嘴冲她一笑。
“嗯,还没醒呢。娘,既然来了,不如住几日再回去?”
女儿留自己住宿,便是彻底原谅自己的意思,韩氏又惊又喜,但却不敢得意忘形。
“还是算了吧,我在你这儿,你弟弟跟你爹没人照顾呢。”
乔馡却伸手环住了她的胳膊,“娘,其实这几年我也很想你的。住几天吧,正好也跟家里人相处相处,你会喜欢的,爹和弟弟,回头我让长安去把他们也接过来。”
毕竟是一家人,她还是希望可以和和睦睦的来往走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