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主不在,管家又没见过这等阵仗,赵宁修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更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招待人吃饭喝酒倒是好说,只是这礼物收不收,收了怎么回礼,他是一点主意都没有,只能求到了苏锦绣头上。
“除了亲戚朋友送的,那些来攀关系的商户和小吏,我都把礼物给退了回去,并让宁修和郑墨岩都对外头说,国有战事,他们不敢随意收受礼物,若是诸位有心,倒不如把这些钱财与物件都捐赠给朝廷,好让在北境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能够无后顾之忧,专心杀敌。你肯定想不到,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朝廷中那些世家贵族出身的人可不得出点儿血,这次韩文怀做梦也要笑醒了。”
苏锦绣在写给赵含章的信里提到了这件事,主意虽是她出的,可却是得了皇帝首肯的,如今皇帝还下令要给这些人刻功德碑,原本不得不捐点儿钱出来的人,为了博一个好名声,也变得积极起来。
前几天苏锦绣见到韩文怀,这位户部尚书不为军费发愁之后,又恢复了风度翩翩的世家公子形象,走路都带风呢。
到了六月,林晓雯生下一个女儿。
宋佳雯的家里人也坐船从越州来到了京城,一说是看望郑老爷和郑夫人,实际上是为了赵宁修而来。宋佳雯虽未在外人面前提过她与赵宁修情投意合互许终身的事儿,可两人之间的往来是瞒不过郑家人的,郑夫人知道了,可不就写信告诉了自己的亲姐姐嘛。
这一说不要紧,宋家爹娘哪里还能坐得住,家里的生意也不做了,直奔京城而来,毕竟女儿大了要去外头闯**他们拦不住,可这闯着闯着怎么还把自己给闯出去了?女儿年轻,宋父宋母担心她被人骗了,尽管郑夫人在信上也说了些赵宁修的好话,但他们是定要来看一看的。
苏锦绣给赵含章些回信的时候,又分享了这两件事,还说,“人家爹娘都找上门来了,你这仗要是还打不完,等回头回来,宁修说不定要跟你急眼了。”
赵含章回信给她,第一次提到战事的进展,说是如今他们与北狄人僵持不下,但对方没有多少粮草补给,至多撑不过两个月,让她这个“大嫂”先安顿好宋家父母,必要时可代替他帮着宁修谈谈婚事。
“谁是大嫂。”
苏锦绣嘟囔了一句,笑着将信折起来,听到丫鬟说宋家爹娘来了,连忙起身去迎接客人。